新华 评:“友加下架”给低俗炒作戴上法治“紧箍咒”

杨朝清

著名 会学家夏学銮指出,作为当前八种不良 会心态之一,“炒作”源于寂寞;当人的三种需要——包容、情感、控制得不到满足就寂寞,寂寞的人最容易炒作。炒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 会的注意,“友加”软件通过低俗炒作的方式追名逐利,根源在于规则敬畏意识的缺失和公共精神的淡漠。

在日常生活中,对规范的知晓并不等于对规范的实施,规范既可能被执行,也可能被违反和破坏。商家违反规范就会受到惩罚并被认定为失范者,这样的后果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也可能没有被抓住、没有被问责。主观上的侥幸、投机心理,客观上的违约成本不高,都有可能导致一些商家“剑走偏锋”,在利益的驱动下铤而走险。

使用 络的人们一旦背离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 络资源就可能陷入“公地悲剧”,遭遇过度开发和利用。人们在虚拟世界中发布信息、建构角色、表达情绪、 会互动,尽情享受信息 会的便利与快捷;可是,每个人都觉得应该有人为“公地”负责,却又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其结果是“人人有责”变成了“人人无责”, 络生态“公地”因此惨遭荼毒。

市场经济说到底也是一种法治经济, “友加”软件未能落实管理主体责任,是对 络低俗炒作某种程度的漠视甚至纵容,必然要为“恶果”付出代价。就此而言,提高违规成本,给 络低俗炒作戴上“紧箍咒”,有助于净化 络生态,催生 络文明,让 络资源更好地服务老百姓。

神奇的 络,以不可思议的力量缩短着世界的连接距离,也改变乃至塑造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可是,互联 的开放和包容,也滋长了“藏污纳垢”的空间,互联 也成为某些人谋取不法利益的工具。“友加下架”犹如一面镜子,提醒和警示着我们:互联 不是法外之地,互联 企业通过违法手段获取不当收益,不可避免要遭遇法律“亮剑”。让违法行为得到合理、公正的惩罚,是法治中国的应有之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4年9月22日
下一篇 2014年9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