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携 转 一年了,谁在为用户设置“玻璃门”

澎湃特约评论员 毕舸

2019年11月27日,携 转 正式在全国提供服务。一年过去了,现在办理携 转 ,方便吗?

北京消协近日发布的“携 转 ”服务调查 告显示,七成受访者办理“携 转 ”时遇到困难和阻碍,有的用户不得不放弃。

无独有偶,陕西省通信管理局近日发布通 称,西安移动自行将用户协议期间调整为20年,造成用户携 转 受阻。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西安移动警告、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要求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以上两起事件,或许只是各地用户携 转 遭遇“玻璃门”的冰山一角。

但即便用户规规矩矩办理,运营商也做不到尽责尽善的服务。北京消协的通 中,披露了运营商两大服务差现象:一是未充分告知用户相关政策,导致用户来回奔波;二是疫情之下,三大运营商均取消了上门写卡服务,线上办理功能也未开通。而西安移动根自行更改用户协议期限,以此向用户收取违约金并限制用户销户,更是赤裸裸的“霸王条款”“店大欺客”。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共有超过1200万用户完成携 转 。成绩让人欣慰,但也要问一句,还有多少人因为运营商人为设置的种种困难,选择了放弃?

用户转 受阻,不仅导致其合法权益受损,更有违于国家通过携 转 ,倒逼运营商强化竞争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在包括资费、上 及通信质量等方面不断加以优化,从而推动市场良性发展的改革初衷,消解了政策善意。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9年3月到11月,全行业为了携 转 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超过30亿元。全 会如此巨大投入,如果最终卡在运营商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在服务软件上设置各种障碍,不仅会带来巨大资源浪费,也会让人担心是否“羊毛出在羊身上”,运营商会通过强留用户、套餐资费提高等方式实现成本转嫁?

有关部门应加以重视,要确保改革的善意得以释放,相关政策红利普惠用户,就要对此类现象进行全面调查,对运营商违规侵犯用户权益的行为加大问责力度。只有强化责任、强化问责,才能防止运营商在包括携 转 在内的各项服务上不作为、慢作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0月26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