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招股书被打回重写 保荐机构“内功”受考验

“写作”不好也会影响IPO推进!9月份以来,已有隆达股份、井松智能、用友汽车3家科创板申 企业,在首轮问询中被上交所要求对招股说明书中部分章节进行重新撰写。注册制改革不断深化,对保荐机构的专业能力和执业质量也有了更高要求。

投资者对一家企业最初的了解往往基于企业披露的招股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招股书的撰写却走向模板化,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不同章节内容前后矛盾、部分投行甚至选择同行业公司的招股书复制粘贴后再稍作修改,抱着侥幸心理探底线的情况频繁发生。

近一个月来,科创板已经出现3家申 企业在首轮问询中被要求对招股书中重要章节进行重新撰写。其中,2家企业被要求重新撰写“业务与技术”章节,1家企业被要求重新撰写“营业收入分析”“营业成本分析”相关章节的内容,涉及的保荐机构包括国信证券、华英证券、华安证券和国泰君安。

9月27日,隆达股份披露的首次问询回复中显示,上交所首个问题就是要求其重新撰写“业务与技术”章节,使相关内容与发行人产品销售收入结构相匹配,客观反映发行人业务情况,并删除重复冗余内容。

在用友汽车招股书的“营业收入分析”“营业成本分析”章节中,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只做了类似紧跟政策、把握发展趋势等简单定性描述。上交所在问询中要求其重新撰写相关章节内容,特别是收入增长原因分析和成本变动分析,补充披露软件开发与服务类业务下各项目量价变动情况并分析波动原因,充分注意对主要影响项目、事项或因素在数值与结构变动方面的原因、影响程度进行分析。

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石之一,其执业质量更是受到监管的从严检验,监管甚至已经前移至辅导环节。9月30日,证监会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明确指出派出机构应当采取审阅辅导验收材料、现场走访辅导对象、约谈有关人员、查阅公司资料、检查或抽查保荐业务工作底稿等方式进行辅导验收。这意味着,IPO项目的辅导验收,要经过监管机构的现场走访和底稿检查。也正因为此,各家券商必须提高执业水准,严把投行项目材料质量,杜绝蒙混过关心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9月7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