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识字工具让孩子一个月识字量500?看似诱人,其实是坑

最近吃瓜吃的我有点上头,每天搬板凳等新小作文,毕竟年底的这个大瓜秒杀整个2021。

然后我决定写这篇得罪人的文章。会得罪品牌方,也可能得罪别的推荐这款识字软件的 ,但想想,还有什么能比让广大老母亲们擦亮眼更重要的事?毕竟不管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挣钱都不易。好不容易双减刷掉一批牛鬼蛇神,还总有钻空子蹦跶出来的……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有个机构联系我,希望我能够给读者推荐他们的识字课程,先是聊到理念,我们的观点一致:

识字没有什么年龄的限制,只要孩子有兴趣,随时都可以开始识字的启蒙。但是!万万没想到,看到他们发过来的介绍之后,我真的整个人都不好了!

首先看看这个大饼,一定会吸引很多家长:

科学的方法让娃实现38天完成500字的学习计划。(瞧瞧,精准数字多让人动心)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月出头的时间,能够认识500个字,并不是不可能(娃在识字敏感期且家长引导得法、或是已经上了小学的娃)。

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自信和狂妄,能让一个机构敢把这种东拼西凑的“自创图片文字”,和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和历史渊源的古老象形文字相提并论?

更不知道这样的“文字”,到底有没有经过任何正规渠道的认证和国家的批准?就能够堂而皇之的在市面上推广,还敢把这种“三无产品”吹嘘成孩子识字的法宝……

结果竟然是我见识太少!原来市面上充满了这种同样是“自创”的图片识字卡!!!还有不少家长都在用这种卡片给孩子做识字启蒙!

比如这样的(还带着2个月认识1000字的宣传语):

还有这样的:

也许有人看了这样的“图片文字”和古老的象形文字一对比,也会觉得这种图片文字虽然看起来劣质,但是确实更便于孩子的记忆。

对此,我的一定要给象形文字平个反:

甲骨文、金文这样古老的象形文字确实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不再具备当时的意义,没有办法再特别直接地给人形象的表达。

但你以为我们了解历史仅仅只是为了认字吗?!

我们来举个例子,好比说“雷”这个字,大家乍一看会觉得:这个甲骨文完全不像现在的“雷”字啊!

其实,甲骨文的这个形象所表达的是天空中的闪电形,并且还是闪电伸缩曲卷的变化状态!古人以为电闪雷鸣,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雷神。

图片来自 络

在经过汉字的演变后,金文中的“雷”加入了“雨”旁,表明既有倾盆大雨,又有雷电交加。后来慢慢隶变后楷书写作“靁”。汉字简化后写作“雷”。

可见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字体的时候真的把“象形”的内核演绎到极致了!这不就是在混沌蒙荒时老祖先们对天地宇宙万物的认知吗?而后人的不断精进修整,不也正是时代变迁的写照吗?

如果孩子在年幼时,就能透过这样的字,去窥探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智慧和思考,难道不是一件更值得欣喜的事吗?

大家完全可以和孩子们一起上 搜索一下某个特定的字的演变过程,从象形文字到现代汉字,让孩子们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学习文字的沿革和这千百年文字的变化所代表的含义,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如果说为了识字这么功利的目的,就轻易否定古人的伟大智慧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绝对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也许有人会反驳:既然古代象形文字有意义,那么为什么现在人家自创的图片象形文字就不能用?

……简单粗暴点的回答就是:没有经过临床实验的药,你敢给孩子用吗?

这些敢创造文字的机构创立才几年?甚至才几个月?那些背后的设计者们到底是不是文字专家?

我可以肯定地说:真正的文字专家,对于文字,必然心存敬畏,绝对不敢也不会做这种无知可笑的创造!

当然,之所以有这种“自创图片文字”出现,还是因为识字启蒙对于家长们真的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首先我想说:

不要焦虑!九年义务教育都普及几十年了,文盲几乎没有了!你见过几个不识字的成年人?!5岁不识字的有,15岁还不识字的没有!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不是摆设!

那到底怎么给孩子做识字启蒙?怎么才能增加孩子的识字量?

抛开那些一个月必须认识多少字的目标,永远记住:大量的阅读,才是识字的基础。而让孩子识字,最终是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一位资深语文老师曾经告诉过我,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就是:“音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好的语文老师,总是将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的。

所以,脱离语言环境来认字,和语言学习的基本原则是相悖的。中英文都是如此。在英文字词的学习中,我也反复和大家说,词汇要用在句子里才更好记忆。

最终还是我总是强调的那句话:识字不是最主要的,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关键。只有这样,才会爱看书,愿意去思考理解。无论是从眼前功利,还是长远来看,都受益无穷。

所以,我家一直以来用的方法其实最简单,也非常有效——就是阅读

那么,到底如何从阅读中认字呢?

01 首先,亲子共读尽量要指读

指读的过程中,你的手划过字,小小娃会知道那个就是字,有基本概念;再大点,对经常出现的比较简单的高频词(中英文都是如此)会看个眼熟,可以尝试引导让孩子自己来补全阅读文中的简单字。

这个过程是阅读中的小插曲,不要去强迫孩子。

至于说指读会让孩子不愿意看图啊,限制想象力啊什么的,基本是无稽之谈。

如果你发现孩子有这个趋势,那一定是方法问题。比如,逼迫孩子一定要focus在字上,或者是阅读的时候就是读字,而完全没有给孩子机会去享受阅读的美好。

02 其次,用到词根记忆的方式

先先识字比较早,但我还是会带他一起来拆解。大概5岁的时候,我们讲到河字,我告诉他,所有有三点水这个部首的字,都和水有关。

想想看有哪些字呢?你说一个我说一个吧?然后我们就开始,海,湖,洋,渴,洗等一个个接起来。这也是我们经常玩的字词游戏,不需要纸笔,在路上随时就可以聊着玩起来。

先先问我:为什么这些和水有关的字都是三点水这个部首,但是水字本身又没有这样的水点呢?

我第一反应是夸他这是个好问题,然后再一边写一边解释:

水字最开始的写法,就是三条弯弯的道。再给他画了几条弯道道,后来到篆体的时候,就和我们现在的水字很像了。所以我们现在的水字就是这样演变过来的。

这里也给大家贴上一段视频,是今年5月,我给后后在讲《咏柳》的时候,说到了“咏、泳”两个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1月15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