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信誉度等级A;游泳池水中游离性余氯0.83mg/l;浊度0.10NTU;氧化还原电位665mV……”今年夏天出现连续高温天气,游泳场所成为市民避暑休闲的一大选择。去公共场馆游泳,市民难免担心水质是否卫生安全。如今在沪上部分对外开放的游泳场馆,市民只要扫描二维码,即可实时查询游泳池水质。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副所长王绍鑫介绍,目前全市共有835家游泳场馆纳入该机构的水质卫生监督管理范围。截至8月19日,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共出动监督员1754人次,对正在开放的413家游泳场所开展了805户次的监督检查和水质抽检。
“从检查情况来看,全市游泳场所卫生安全总体情况良好,总体监督合格率为97.0%。”王绍鑫介绍,绝大部分的游泳场所能按规定建立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设专门卫生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落实管理制度。在泳池水质卫生抽检方面,从目前已出具的检测结果来看,浑浊度、pH值、菌落总数、尿素、游离性余氯、大肠菌群等水质关键指标检测均合格。
为提高监管技术含量,让市民游得放心,卫生监督机构在部分场馆实施了“数字化实时水质在线监测”,用“电子哨兵”实现对游泳池水水质关键指标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大大提升了发现游泳场所水质风险和及时处置风险的能力,延伸了监管的时间和空间,将人工监督、现场监督升级为远程监管、实时监管。目前,市民可以下载畅游卫士App安卓版查阅游泳池水质情况,今后这些信息有望对接到随申办App供市民直接查阅。
监管是手段,确保水质卫生安全才是目的。卫生监督机构以监管带动自律,将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的各项管理要求通过线上小程序落实到每个场馆,帮助游泳场馆每日落实泳池水质自我检测等游泳场所卫生管理的要求和标准,指导游泳场所开展自查自纠,提高游泳场所规范自律的意识和能力,使得游泳场馆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加强规范自律,主动做好游泳场所疫情防控和介水传染病防控工作。
作为一个多部门共管行业,除了水质监管和疫情防控,游泳场馆的顺利运行还离不开其他部门的努力,例如疫情防控、人员配备及资质、救生设施等问题。作为市夏季游泳场所安全开放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卫生监督机构积极利用联席会议机制,与各成员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提升跨部门数据对接、信息共享与组织协同效率,建立“跨部门的云端合作”,实现由“单线管”向“联合管”的监管模式转变,齐心协力共同将游泳场馆卫生监管落到实处。
栏目主编:顾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