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模式之痛:硬件不赚钱全靠软件,如今小爱同学也有广告了

2010年小米成立,这个时候移动互联 刚刚兴起。小米最先发布的产品是MIUI,当时的安卓系统不够完善,MIUI通过不读版的迭代,迅速的俘获了一批发烧友,这也是小米做手机的底气所在。之后的小米手机迅速爆发,业界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并不多。小米依靠互联 渠道作出的性价比手机,再加上MIUI不断的迭代打造良好的体验,小米手机如同一匹脱缰野马迅速成长起来。

作为一家互联 手机厂商,小米的商业模式很有互联 特色。和其他互联 巨头一样,通过免费的服务吸引人,再通过增值服务以及广告赚钱。小米也如出一辙,通过小米售卖手机,几乎成本价格售卖,通过接近微利的方式俘获了大批互联 用户,进而进行软件赚钱。这个模式看起来没问题,但是并不是那么顺利。

小米手机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名并未能持续,很快的被华为/OV等手机厂商超越,华为依靠着技术优势,再加上荣耀的性价比,拿到了中国市场的第一名;而OPPO/VIVO通过线下渠道,再加上疯狂乱炸的营销,也超越了小米手机的销量。目前来看,小米手机在中国市场短期难以翻盘,被华为/OV压制。

这也意味着小米的销量增长放缓,互联 用户增长也在放缓。互联 行业更加讲究马太效应,只有足够多的用户才能建成更大的生态,打造成一个完成的闭环,进而赚取更多的利润,但是小米的互联 用户不够,所以相比其他互联 企业的规模还不足,营收上更不是一个档次的。

手机不赚钱,互联 服务赚钱不多,小米家开始了疯狂的加载广告:这也导致MIUI的广告到处都是,被用户吐槽为ADUI,这也是没办法的是。虽然广告增加给小米整体带来更多的营收,但是口碑却直线下降了,这会导致用户的逃离,进而陷入恶性循环。所以,小米必须要在广告和体验上做到平衡,既能增加收入,还能够不影响体验,说实话很难。

近日,小米主打的人工智能产品:小爱同学也开始有了广告,看来小米的互联 营收压力很大,毕竟上市了,业绩也好看,毕竟小米自称是互联 厂商,所以互联 营收要多一点。用户们虽然喜欢你的性价比,但也喜欢体验更好的产品,小米必须小心翼翼的在广告上作出更好的优化。

作为一家手机厂商,客单价低还不赚钱,而且对手也是强者如林;在互联 领域的竞争中,小米所面临的对手更加强大;好不容易在AI领域稍微领先一点,又开始加载广告了。这也是小米模式之痛,看雷军如何平衡吧,是该修正修正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0月13日
下一篇 2018年10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