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工业软件巨头加速抢滩中国市场

近日,法国达索与罗兰贝格两家企业与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府达成合作,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建立了一座青岛融合达索系统技术赋能创新中心。作为数字经济产业赋能平台,该中心将面向当地政企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和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的两大合作方均为外资企业。

此次建成的创新中心,达索系统提供了技术知识和能力,包括数字化设计、虚拟仿真、制造工艺规划等技术,这些可以为当地的船舶海工、智能制造相关企业提供数字化工具。

其实这不是软件巨头达索第一次在中国开展布局,其在15年前就进入中国市场,正在努力与中国各地的企业和政府建立合作,提供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服务。

2020年达索系统将亚太区总部从日本东京迁到上海引发全球关注,达索系统全球副总裁、基础设施和城市委员会主席罗熙文表示,“因为我们认为这里是未来区域甚至世界的中心”。

目前,达索系统在全球有三大总部,分别是法国巴黎、美国波士顿以及中国上海。据了解,达索将在重庆成立智能制造中心以辐射重庆周边产业,还会与青岛政府合作,下一步会扩大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投入,许多合作项目将要推出或落地。

对此,罗熙文表示,达索系统已经意识到仅仅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办公室是远远不够的,未来将聚焦中国更多核心城市,扩大业务覆盖范围;此外,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为达索系统在中国业务成长打开了新的机遇大门。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兴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培育信息产业人才,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多维支撑。但基于地区之间 会经济差异明显等因素,各地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仍是不足,数字化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外资眼中的“中国机遇”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普及,我国逐渐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体系,相关服务设施的建设配套逐渐完善,但是在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方面,我国几乎在每一个环节上都缺乏自主可控技术,长期受制于国外企业。

与此同时,在底层软件中,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重要性支撑软件等,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整体而言,国产工业软件处于“管理软件强、工程软件弱;低端软件多,高端软件少”的现状。这种情况下,政企倾向于选择外资,而对外资来说,将海外的成熟案例、成熟产品和标准,延伸至本土其实问题并不大。

并且数字经济的“蛋糕”主要来自各地政府和企业,一个是政府通过财政支出购买咨询和技术服务,一个是企业对数字化的投入

据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同比名义增长9.7%,因此不少外商看到了合作机遇和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海外厂商正加速布局中国数字经济,试图分享政企数字化转型中的红利。

外资软件企业大量涌入中国

近年来,我国工业软件进入快速发展期,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今年1-4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25719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22.3%。

今年第一季度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2.7%和73.7%。工业APP数量突破40万个,工业技术软件化基础能力进一步夯实,有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聪明的外商一定不会放弃中国市场这块蛋糕,而这样一个判断正在被迅速地印证。外资持续加速中国本土化布局,毫无疑问,看中的就是中国强大的内生动力、更安全的供应链体系、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开放的政策支持,而这也是他们在全球化市场化中的真实选择。

而在工业互联 布局当中,外资企业更是抢占先机,瞄准中国市场,试图立足于不败之地,对此,我们也梳理了几家外资工业软件巨头近期在中国的布局。

西门子

6月18日,西门子工业软件与辉德睿公司(德国城项目公司)共同携手,立足“重庆江北德国城”建设启动全国最具规模“工业互联 创新中心”。

此前在1月19日,西门子旗下低代码开发平台Mendix宣布,正式将其低代码软件快速开发平台引入中国市场,该平台已被上汽乘用车、中集车辆集团、富士康旗下云智汇科技服务等国内企业率先采用。

本着在中国、为中国、服务数字新基建的愿景,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在去年制定了2030中国战略。主要包括五大战略举措:一、赋能中国头部企业的核心技术开发;二、和地方政府合作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的创新中心 络;三、领军人才和工程师的培养;四、本地研发、服务全球;五、开放繁荣的合作伙伴生态。

迄今为止,西门子在中国十余个城市创建了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诸如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这是西门子创新中心的旗舰店,于2019年正式落成并对外服务,八个月里接待了近两万人,培训了超过8000人。

另外还包括成都智能 联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这是西门子最大的创新中心项目,面向未来新能源汽车工业,汇集全球最领先最完整的仿真测试实验中心。同时,西门子与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合作,共建全球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实验室,打造了国创中心新能源汽车数字化创新平台。此外,西门子与中科院物理所、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了先进电池技术联合创新中心。

SAP

SAP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很多创新中心,通过这些创新中心的专业技术和服务能力,SAP将帮助更多客户始终走在创新的最前沿。未来,SAP还计划在上海建立一个全新的全球工业 4.0 创新中心

在底层云托管平台选择上,SAP不只与微软合作,还将与联想进一步深化合作。为了满足大型企业快速上云的需求,SAP将和联想合作,推出一款基于全球业务的解决方案。不久以后,一款可部署于客户数据中心的SAP S/4HANA Cloud(私有云版本),将在中国市场大面积推广

罗克韦尔

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区董事长鲍博文(Bob Buttermore)表示,目前,中国市场大约占罗克韦尔自动化全球销售额的10%,是罗克韦尔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事实上,自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罗克韦尔自动化在中国开展业务已有29年,目前,罗克韦尔自动化已在中国进行了多项投资,包括深圳、上海和北京的OEM应用开发中心以及若干生产基地

鉴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罗克韦尔自动化正在考虑下一步的投入,有可能将在大连建立一个拥有最先进技术的远程支持服务中心

国产软件企业:撸起袖子加油干!

当然,国内的企业也很争气,很快也有了拿得出手的作品。出现了高华CAD、CAXA电子图版、开目CAD、浙大大天CAD、山大华天等一批软件产品。即使在开发难度比较大的三维CAD领域,也出现了北航的熊猫CAD系统(后来的金银花)等。在CAE领域,也出现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小阳春”

正当中国要在技术难度更高的三维CAD发起冲锋的时候,加入WTO消息传来,外资产品像“饿狼”一样扑向了尚未成熟的国产工业软件。本土工业软件开发企业受到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影响,面临客户流失和人才流失双重打击,路越走越窄,纷纷败下阵来。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表示,新冠疫情对全 会数字生存能力是一次大考验、大检阅、大培训,凸显了数字经济优势,也催化了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一大批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涌现出来。

国内工业企业开始发力工业平台与软件,将触角伸向产业链上游,设计研发、高端制造得到越来越多工业企业的认同。华为、富士康也都开发了自己的工业互联 平台。

还有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即在移动互联 称王称霸的企业,也开始向B端转移。例如腾讯云和阿里云都发布了各自的工业互联 平台,两家还在拉拢队伍,砸下重金,誓要做出一点成绩出来。

纵观工业软件发展的几十年,可以清晰看到欧美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要政策给政策、要资金给资金、要人才给人才。

接下来怎么做,成了考验这条赛道上的中国企业的关键。

首先,正视“落后”的现象,放大中国研发的“后发优势”,借鉴国外工业软件编程的正确研发思路,绕过西方跳的坑、犯的错。

其次,利用自身互联 、信息化方面的“先发优势”,把那些价格昂贵、只有大型企业才能承担工业软件,通过互联 快速普及,实现工业软件线上应用,惠及中小企业,全面振兴国内基础工业水平。

然后,要科学进行学科设置,加大基础研究力度投入力度为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储备专业人才,少年强则国强!

最重要的,还是工业产业链的“催生”。工业软件本质上还是离不开工业硬件本身,通过特定领域制造业的发展,将工业软件的研发纳入产业链,国产工业软件的商业化才是其快速崛起的关键所在。

与大部分目前被推在风口浪尖的所谓“技术”不同,工业软件的开发需要长期的积累,只有不断地开发、反馈和升级才能有效地提高软件的市场竞争力,即便是苹果、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想要快速在工业软件领域有所作为也不现实。

在这个领域,再多的产品创意和科技实力也难以跨越。只有中国制造强,国产的工业软件才会真正强。

接下来,5G产业时代还将继续梳理国内MES企业概况,敬请期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20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