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论文查重伤了学术创造力

临近毕业季,高校毕业生们又开始为学位论文的重复率操心,“论文重复率高”“误判抄袭”“多次打回”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学生甚至因毕业论文重复率过高险些毕不了业。在此压力下,为了合规,很多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通过各种 络平台对毕业论文进行“多次查重”。正是看到这种庞大而强劲的查重需求,各种查重软件和 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从而衍生出一条混乱而又忙碌的论文查重产业链。

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以及学位论文管理规范的升级,学位论文查重的弊端也逐渐凸显。首先,学位论文查重恐惧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写作负担,甚至遏制了其学术兴趣。一些学生在论文提交前,驱动其修改的唯一动力竟然是“不降重就延期”,于是,他们在修改中“见红就删”“见黄就改”,不问修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甚至顾此失彼,减弱了对正文内容本身的质量追求,从而使提交稿枯燥无味、毫无生气,甚至出现语言表述不通、逻辑混乱。

其次,过多的学位论文查重环节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尽管各高校都提供了两到三次的查重机会,然而,论文从开题到终稿,中间环节众多,几乎每一步都涉及抄袭剽窃的检查问题,因此,学校提供的免费查重“还不够塞牙缝”。为了避免“被毙”,很多学生多次自掏腰包,去市场上寻求查重,无形增加了经济压力。

实际上,学位论文查重系统仅仅是一种避免学术不端的辅助性工具而已。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价的原则已从传统要求转变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显然,“查重至上”的学位论文审查导向不符合新时代教育评价原则。

要改善“查重至上”的学位论文审查导向,一方面,需要创新学位论文的评价方式,扩大查重形式之“标”的审阅范围。比如,鼓励采取面试答辩、导师评议、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多种灵活评价方式。尤其注意的是,给内、外部评审导师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评鉴,引导评审专家负责任地提供客观公正的专业评议意见,从而提高学位论文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针对性。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未来5到10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上要更加多元, 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因此,对学位论文评价中查重至上导向进行标本兼治势在必行。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与 会研究中心副主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