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面研究类论文还不会写?写作模板及注意事项来啦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又称现况调查研究,或现患率研究(prevalence study)

是一种对某一特定人群在某一特定时间点就某某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可能导致其发生的若干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的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

其调查对象一般来自人群抽样,且调查对象在分析时可以有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可同时确定暴露和结局,还可同时观察多种影响因素。

主要应用于衡量国家或某地区的卫生水平和健康状况、了解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征并了解其与疾病的关系等。

那么如何将横断面研究撰写成科研论文呢?

其实,横断面研究论文的写作框架同其他论著的撰写模式大同小异,接下来就以文献「护士人文护理培训现状及需求的多中心调查研究」为例为大家整理写作模板。

一、标题

标题中一般包括目标人群(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变量及研究类型三大要素,要求简洁明确、具体清晰,其中具有新意的关键词可以刻意凸显。

如样本量较大,可直接放上具体的数字。如属于多中心研究,可在文章题目中直接显现。


如:7848 例急诊住院患者现状调查分析、 125 所医院儿童 PICC 尖端超声定位现状调查、护士人文护理培训现状及需求的多中心调查研究等。

另外,该类研究中常见的题目还包括研究现状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对策等,如手术室新护士转型冲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徐州地区公立医疗机构临床听力服务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等。

三、摘要及关键词

(一)摘要

摘要作为整篇文章主要内容的微型缩影,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在文章主体内容完成后再完成,多为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

目的:说明开展本研究的主要宗旨,拟解决什么样的科学问题。如:了解… 现状,为… 提供依据/参考。

方法:说明本研究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时间、研究对象、抽样方法、调查方式等。如:XX 年 X 月—XX 年 X 月,采用目的抽样法/便利抽样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问卷星对 XX 例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结果:简要概括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列出实际的具体数值更具说服力。

如:99.71% 的护士自入职后至少参加过 1 项人文护理相关内容的培训,54.61% 的护士有 26 项内容的培训经历,26 项人文护理培训内容的培训率和需求率分别为 74.63%~98.30% 和 88.75%~96.35%。

结论:高度概括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研究变量整体处于哪个水平,针对本研究的调查(不足)成果,相关管理部门应作何改进或进一步提高,期望达到… 效果。

如:国内护士人文护理在职培训的培训内容广泛、培训率较高、培训需求大。

在培训课程、培训形式、培训师资等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亟需规范护士人文护理在职培训课程、构建人文护理培训模式,以提高培训效果。

(二)关键词

一般从论文标题或文章主体选取 3-8 个核心名词或高频词语,大多文章的关键词为 3-5 个,通常为研究对象、研究变量、研究类型等,「;」隔开。

四、前言

前言的写作主要以漏斗式展开,多遵从「研究背景(包括研究对象的概念 < 英文概念以及缩写 >、研究对象的研究价值、目前的国家政策背景等)—研究现状/不足/必要性/研究创新性—研究意义/目的」写作逻辑。

句与句之间常出现「近年来」「目前」「然而」「因此」「基于此」等词以承上启下,使句与句之间逻辑性、层次感更强。

字数以 300 字左右为宜。

五、资料与方法

该部分内容包括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研究工具、资料收集方法、统计学方法四大部分。

(一)调查对象

(二)研究工具

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引用已有或自制的量表或问卷。

引用的问卷主要由谁构建或者由谁汉化?自制的问卷从何而来?通过文献查询或专家咨询?问卷的构建过程?最终构建的问卷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多少个维度?多少个条目?信效度如何?分值如何计算?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应具体,常见的调查对象人口学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工作性质等。

如涉及到调查现状后影响因素的分析,一般资料的设置应种类多而详细。

(三)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线上或线下问卷调查法?问卷星或者纸质版问卷?研究者在什么时间通过哪种方式进行问卷发放/收集?问卷发放的具体方法?如何进行问卷的质量控制?

(四)统计学方法

描述统计学分析的软件与版本,并进行简单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计量资料如果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

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描述,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以适合的统计学效应值进行统计推断。

如果文章中涉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则需要描述以 t 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多元线性回归/多元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 α= 0.05。

六、结果

结果以小标题及对应的内容、文字和图表进行具体呈现,文章中常见的结果部分至少分为两段

分别是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研究变量/指标的现状,一般资料主要是对实际参与调查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

如果种类较少,则可以直接文字+数字描述;如果种类较多,则可以分类、按频数和百分比绘制成三线表,如表 1 。

研究变量的现状在总结性归纳后,也绘制成三线表,使研究结果清晰可见、一目了然,如表 2 。

其中文章中的三线表一定要按照目标杂志的要求进行书写,如表头的位置,居中?左对齐?表头是否需要中英文对照?表内的小数点位数是几位?具体的统计量值如何表示?

如研究中涉及影响因素分析,则需要呈现研究变量的整体情况,并对不同特征的研究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多个多分类项目作为自变量并进行各自变量赋值。

以研究变量总体(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见表 3、表 4。

七、讨论

概括与本研究目的有关的主要结果,并进行合理的解释,讨论的小标题最好能与「结果部分」所述小标题逐一对应。

总结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相似研究的研究结果和其他相关证据的一致性/相悖性,并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 [1]。

结合本研究中的局限性或存在不足,提出今后探索的方向或展望,该部分内容的撰写主要遵循「本研究所得结果——对比前人研究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建议/对策或展望」写作逻辑。

八、小结

主要对本研究作一高度性总结,指出本研究的意义、研究不足何在?接下来/下一步或未来的研究计划?针对本研究的不足,提出对未来研究的思考或建议等。

九、参考文献

引用近 2-3 年、权威杂志的经典文献或拟投稿杂志上的必要文献,以及一定数量的英文参考文献,文献数量建议在 15 条及以上 [1]。

文献格式一定要完整、准确。部分杂志要求参考文献附上 DOI 码和英文版意译,看清楚投稿须知,按要求添加即可。

部分杂志有「致谢」部分,主要是对资助或参与本研究的人员表示感谢。

以此为参考模板书写文章的主体框架,文章在写作完成后应注意一些具体的细节。

以上是本人结合自身撰写及发表文章过程中精心梳理的经验总结,希望能让更多人受用。

总结不到位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2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