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是中国出行第一大互联 平台,但矛盾和问题也明显

5月13日,滴滴宣布其最新一轮融资(滴滴出行成立以来的第二轮融资)取得重要进展,获多家海内外知名金融及产业机构投资。其中,Apple 公司以 1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65.21 亿)投资滴滴,是滴滴迄今为止获得的单笔最大投资。

前些日子去昆明,从长水机场出来之后,滴滴约快车的时候,对方后来跟我电话沟通说要绕开滴滴出行的平台,直接付费去做这个事情。所以我认为这个互联 应用的打车平台,和传统的出租车行业的平台,冲突的根源是在于机制没有最终形成。 络约车的不安全性可能一直存在。但现在各个公司,像优步(Uber),神州专车都在做很多工作,包括向保险公司定制司机险,或者乘客险,这些事情会弥补这种风险性。我觉得这一点,以后的问题不大。

补贴的烧钱模式,是在于教育和引导整个市场,特别是培养广大用户互联 打车的应用的意识,但这种使用和消费习惯培养起来之后,补贴和烧钱肯定会减少。目前看来,一二线城市是相对成熟的,三线城市以下,本身打车的需求没那么高。这个事情要一分为二的看。同时,滴滴出行未来的市场覆盖场景,可能不仅仅局限于陆地交通,有可能会有些延展和新的创新尝试。所以,在这些新的业务还没成熟之前,可能会持续的烧钱。

滴滴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回到一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就是共享经济模式这点去谈,共享经济模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 会的闲置资源,具体到滴滴,就是利用在交通方面闲置的公共交通资源,比如一辆私家车,不可能24小时都开,产生不了更多的价值,你把它分享出去,利用车辆闲置的时间和空间,赚取一定的油钱,或者补贴家用。滴滴,现在已经开始在尝试商业化,也就是一些盈利模式的探索。比如打开他的APP界面,可能出现一个牛奶广告、汽车广告,或者电影的宣传,这是他一种新的宣传方式,未来盈利也不是不可能。

总的说来,滴滴出行这个平台目前已经是中国第一大出行平台,他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可估量,未来的想象力也非常丰富。而且,滴滴现在也在投资一些相应的互联 创业项目。另外,需要理性的看待,三四线城市,甚至二线城市以下的城市,都可能不是滴滴出行未来的重点和发展空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4月14日
下一篇 2016年4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