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微信15天你能做到吗?

“10后”最喜欢起什么名字,哪个名字同时受到男生女生的青睐?现实中的脸盲症患者在互联 上有哪些遭遇?如果让你戒掉朋友圈,你会变得更好还是更糟?

昨日,“互联 +城市未来”第三期:互联 上的情感与心理圆桌思想会在中山大学举行,主办方邀请心理学、 络情感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实务界领军人物,围绕 交媒体时代 络情感和心理特征等议题进行思想碰撞。

15天后真的能戒掉朋友圈?

根据腾讯2017年第一季度财 结果显示,目前微信月活跃用户达9.38亿。程明霞表示,我们看到一些晦暗面正在发生: 交 络上的信息过载和好友关系庞杂,加重了现代人的焦虑和负担;身在人群,目光却在手机屏幕,出现了“群体性孤独”;永远在线,碎片化生存,使真实生活备受分心所扰。

和预想情况不同的是,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并未因此真正“戒掉”或减少对 交 络的使用,不少人此前因自己重度依赖 交 络而备感焦虑,实验反而让他们不同程度地与 交 络“达成和解”,并与自己的变化“达成和解”,他们更为关心的是, 交软件如何不再“绑架”用户,而在 交 络时代成长的孩子如何在这种大环境中生存得更好。

脸盲者相亲难成功?

虽然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但并非所有人都真的那么“看脸”,当然这不是他们自愿的。中山大学心理学系讲师程乐华对“脸盲症”有所研究。他在对婚恋 交 站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脸盲症问题的人在寻找亲密伴侣时,对熟悉程度的依赖远远高于“看脸”,所以,当他们通过婚恋 交 站相亲时,仅通过照片和影像资料,很难找到心仪的对象,“我发现一些有脸盲症状的人,往往最终都在自己的 会关系圈里找到了伴侣,比如同事、师兄妹等等”。

起个好 名能找份好工作?

“10后”最喜欢起什么名字?他们名字的特点有哪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任孝鹏通过对身份证姓名大数据分析发现,2010年出生的中国人姓名中,最常见男性名字排名第一的是“浩宇”,女性则是“欣怡”。有趣的是,男女常见名中居然出现了一个同样的名字“子涵”。任孝鹏认为,姓名可以反映时代背景下的集体心理特征,正如当下流行的“小鲜肉”都有着一张中性化的脸一样,“10后”的取名心理也出现了一个新特点——性别模糊,“子涵”就是一个无法直观判断性别的名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5月26日
下一篇 2017年5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