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白《嘲鲁儒》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创作背景:

《嘲鲁儒》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末年李白移居东鲁不久,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27年)。李白寓居的瑕丘,就是今天的兖州,其地距孔子故里曲阜不过数十里之遥,正是“盛产”儒生的地方。李白来到这里,见到大批“鲁儒”,一旦与之交接,心所鄙之,因此写诗以讽。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 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嘲鲁儒注释:

鲁叟(sǒu)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鲁地老叟谈论《五经》,白发皓首只能死守章句。

鲁:春秋时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鲁儒,鲁地的儒生。鲁叟:鲁地的老头子,指鲁儒。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章句:分析古书章节、句读。死章句,老死于章句之学中。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问他经国济世的策略,茫茫然如同坠入烟雾。

经济策:治理国家的方略。茫:茫然,模糊不清的样子。两句意为:如果问鲁儒怎么样治理国家,就如坠烟雾,茫无所知。

足著(zhuó)远游履(lǚ),首戴方山巾。

脚穿远游的文履,头戴方山的头巾。

著:穿。远游履:鞋名。方山巾,古代一种方形头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沿着直道缓援迈步,还没抬脚,已掀起了尘土。

从:沿着。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bāo)衣人。

秦相李斯不重用儒生。

秦家丞相:指李斯。褒衣:儒生穿的一种宽大的衣服。褒衣人,指儒生。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shū)伦。

你也不是达于时变的通儒叔孙通,和我原本就不是同流。

叔孙通:汉初薛县(今山东枣庄薛城)人。殊伦:不是同一类人物。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wèn)水滨。

什么适合时代的形势都未晓得,还是回到汶水边去躬耕吧。

汶水:今山东大汶河。汶水滨,指鲁儒的故乡。

李白的主要作品有:

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静夜思、古朗月行、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夜宿山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独坐敬亭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峨眉山月歌、月下独酌四首、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黄鹤楼闻笛、赠孟浩然、寻雍尊师隐居、渡荆门送别、秋夕旅怀、宣城见杜鹃花、枯鱼过河泣、野田黄雀行、江上吟、书情题蔡舍人雄、陌上桑、山鹧鸪词、醉后赠从甥高镇、对雪献从兄虞城宰、白鼻騧、上云乐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8月14日
下一篇 2019年8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