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通 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情况,多达91款App列出的权限存在涉嫌”越界”,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据了解,本次被测评的一共有100款APP,共分为10类。其中购物类App收集或使用个人情况主要体现在用户基本资料信息,位置信息、上 记录,手机 甚至是财产信息等方面,这已经对用户隐私构成了侵犯。
APP软件(非文中)
对于这次测评中发现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加强隐私保护立法,为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法律和制度保护,各应用商店对于没有隐私条款的应当及时下架,并提醒消费者谨慎下载使用,应当要求相关隐私条款内容不能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得含有不公平格式条款。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随着越来越多的APP出现,智能手机的一些APP似乎已经成了我们的生活常用软件。那么,我们日常使用的APP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呢?那我们该如何”制服”权限越界的软件呢。
1、 对不必要的手机权限进行关闭。
2、 APP输入信息的时候,要警惕个人身份证 等私密数据的输入。
3、 APP下载时选择官方渠道,不要在 页上随意点开下载。
4、 对一些使用大量流量且没有告知的APP,应及时检查和删除。
5、 在安装软件时,只开放必要软件,不必要的权限不开放。
6、 APP莫名访问通讯录的权限要关掉。
7、 安装专业的手机防护软件。
即便如此,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权限越界的APP在我们手机。在安装APP时,大部分都会出现”我同意隐私政策”这个选项,若勾选了不同意,也许这个APP就不能正常使用了。可是,在我们勾选同意的背后,也许我们的个人隐私信息就通过APP应用不知不觉地被他人所获取。
APP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背后的使用权限和隐私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安全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于手机APP频繁越界这件事, 随着近年来互联 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移动互联 和各类手机应用背后的使用权限与隐私问题也逐渐引起消费者和有关部门的关注,为维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有必要加强监管力度!
对于大部分APP的权限”越界”,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踊跃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