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乡“潮奶奶”:从 购达人到知名 店主

追赶潮流,什么年纪都不晚。七八年前我开始接触 购,手机里装满了各种购物软件,我和客服聊天砍价、看追评判断商品质量,成了村里的代购员。我们雷峰乡的土货也通过 络卖到全国各地,一下子变成了“ 红”。我希望能把家乡的农产品卖得越来越好,让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银妹,客户要的5斤番薯粉面送过来了,你帮我快递出去。”“奶奶,你帮我 购一些俄罗斯紫皮糠好不好?”在天台县雷峰乡祥和村,村民林银妹刚出家门,便被村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一头黑发、身穿收腰连衣裙、脚踩高跟鞋,时不时蹦出几个 购专业术语,眼前的林银妹被村民们称为“潮奶奶”。

祥和村三面环山,距天台县城33公里。凭借着一条 线,祥和村走出了一条致富路,林银妹就是“牵线人”,从买到卖,由她开拓的祥和村农产品 上销售渠道年销售额达近百万元。

很难想象,这位村民眼里无所不能的潮奶奶,原本只是食堂里的一名烧饭阿姨。七八年前,林银妹跟着一群孩子一起步入 络世界。从打字、 上聊天,到注册淘宝账 ,学 购……林银妹顺利转型成为 购达人。

“银妹会在 上比价格,买的东西便宜又好用。”村民陈菊香是林银妹的“粉丝”。她家里开了民宿,从装修材料到床单被褥,都是林银妹帮她“一站式”搞定。“你们看,喊话器、投影仪、音响……这些都是银妹在 上买的,给村里省了不少钱。”祥和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先一边说着,一边从村部办公室抱出一堆林银妹淘来的“宝贝”。

林银妹开 店卖农产品的事迹在村里传开后,村民们纷纷登门向她“取经”。“干脆将大家集中在一起,一来互相帮忙,二来可以互相监督,让流程更规范、透明,产品质量更有保证。”林银妹说。村民的积极性更高了,原先的荒地都种上了番薯,制成番薯粉面。有的在林银妹的指导下,做起了微商。“从一斤8元到现在的25元,价格翻了3倍多。”凭着一根根番薯粉面,村民申红艳一家住进了新房,日子过得红火起来。

受林银妹启发,2017年,雷峰乡妇联主席郑江仙成立党员巾帼电商服务站,邀请林银妹担任服务站的负责人,并组织5名服务队成员义务帮农民买产品、卖产品。在天台潘岙杨村,也成立了巾帼电商服务站电商联盟分站,学习祥和村的模式销售当地特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6月3日
下一篇 2020年6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