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基本上是手机不离手的,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更是从打电话和发消息变成了有事微信上说。
新的通讯方式无疑让我们的沟通能够便捷,而且玩的花样也是越来越多,打字和语音的双选择,朋友圈分享日常,群聊可以朋友们一起沟通,多种多样的玩法也是更加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微信也不仅仅只是一个 交工具那么简单了。
但微信这一 交软件的流行,也使得很多人产生了相关的焦虑现象,那就是“微信焦虑症”。
发朋友圈后没留言和点赞,就想删掉,其实发朋友圈的行为其实就是像普通朋友聊天一样,分享自己的生活,但既是分享,就希望有回应。
如果没有的话,就像是一群朋友聊天,但谁也没有接你的话,那自然就会感觉很尴尬。甚至有一些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发了一条她感觉重要的朋友圈,就直接和你私聊说帮忙点个赞。
而且发完朋友圈还会一直关注有没有人回复或点赞了,一有留言立即回复,每次的消息下面挂着一长排对话才感觉心满意足。对朋友圈的互动特别关注的人,往往希望自己在别人心里是重要的,希望能够获得众人的关注。
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自己发的语音总要再听一遍,这个是不自信的表现吗?但大部分的理由一般都是确认自己说得清不清楚,有没有什么错误。有些人则表示听自己的声音感觉挺好,有自我欣赏的成分在其中。
大部分人是否重听语音消息,往往与说话的对象有关。对于比较重视的人,或者所说的内容比较重要时,会重听消息,确认内容正确与否、自己说得好不好,这是比较正常的情况。
如果每一条都重听,则说明存在轻微的焦虑,有不安全感,在人际关系中很害怕自己出错或表现不佳,比较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有一些人有这样一个现象,每次群聊时,大家本来讨论得挺热闹,我一说话,就突然没人接茬了,特别尴尬。有时候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很焦虑,不停地看手机,或者绞尽脑汁提出点新的话题让大家来接,很怕自己变成群聊的“终结者”。
在群聊的时候害怕没人接自己话,在一个热闹的场景中,忽然一个人说完后没人再说了,面对这种沉默,哪怕只有短短的几秒钟,都会令人产生尴尬。
这种沉默时的尴尬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必对此过分焦虑。
另外,沉默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某句话很深刻、很有分量,引起参与者的思考,或者说话者本身比较重要,说话的内容属于压轴性的总结,都可能使群聊出现沉默。另外,虚拟的群聊中还很可能出现巧合,刚好你说完话后大家都有事情忙,没顾得上回话。这些情况,都不需要太过在意。
其实面对上面或一些没有提及到的焦虑问题,我们也要学会自我调节。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把精力多关注到自己的身上。
不过 交软件的火爆,也说明 会人群情感需求在现实生活得不到完全的满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