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由于户型和造价综合需要,我们经常会碰到一方向剪力墙较多而在另一方向剪力墙较少的单向少墙建筑结构。
单向少墙结构案例1
▼
单向少墙结构案例2
▼
这类建筑结构,对于案例1,由于其中一方向剪力墙很多,有些设计者便将其判断为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这是不妥的。现在的PKPM或YJK因为剪力墙都是按壳元模拟,所以在刚度计算时剪力墙的面外是有刚度的,也是能计算出力的,但在后处理阶段却把面外力扔掉了,这对于普通剪力墙结构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上图所示的X向剪力墙平面外承担很大一部分抗侧力构件作用的结构是不安全的。
上面案例1中,结构X向已经不符合剪力墙的变形特征,我们通过结构两个主轴方向的变形曲线就可以得出结论,详情可点击查看→《神奇!通过周期比可以判断结构的变形特征!》,设计时不能按照纯剪力墙结构去考虑,宜按剪力墙结构和框剪结构包络设计。
对于案例2,因为X向剪力墙很少,Y向剪力墙平面外提供了较多X向刚度,而剪力墙平面外不符合剪力墙的变形特征,所以,在X向的框剪结构倾覆弯矩比验算时,宜将Y向墙的面外刚度计入框架中,而不宜计入剪力墙中,这样计算出倾覆弯矩比来判断其属于何种结构形式。
魏琏等在《论一向少墙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体系》一文中指出,少墙方向结构在X方向的抗侧力体系是由三部分结构组成:①X向布置的剪力墙②X向梁和柱(含剪力墙端柱)组成的框架③Y向墙和楼板组成的扁柱楼板框架。现行软件计算,这三部分抗侧力体系的刚度均已考虑在内,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结果往往能满足要求,但框架部分的设计并未明确按框剪结构中的框架考虑,而第三部分的扁柱楼板框架的抗侧承载力并未经过验算,因此这样的设计在一定情况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所以应注意此类结构框架部分的设计要按框剪结构中的框架考虑,并注意验算扁柱楼板框架的抗侧承载力,它涉及到剪力墙面外承载力,也涉及楼板在地震时的抗弯承载力。
PKPMV3.1及后续版本中有剪力墙面外承载力补充验算模块,但不知是否考虑了剪力墙面外剪力的不均匀分布(对于较长剪力墙影响较大),似乎也未区分考虑扁柱楼板框架的抗侧承载力计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