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会遇见不少家长和学生,各类的情况确实见过不少。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则,也是给家长朋友们提个醒儿。
事情算是个让人一笑的过程,不过我也提前解释下,鉴于双方的熟识度与实际情况,才有此对话。
某天晚上,家长接学生,听到一老师与学生爸爸开玩笑打招呼:“要准备彩礼啦,小家伙有情况啊~”爸爸憨笑的两边看,另一边小鹿同学尴尬笑说到:“没有的事~瞎说~”对话中出现了一些可以捕捉的词汇“手上”“头绳”……
具体我也不详细说明,就“男生手腕上戴头绳”这一情况,跟大家说说为什么会发觉孩子有“早恋”倾向。
男生手上戴头绳也是近年开始,在成年年轻男女群体中比较火的一种行为。
其含义是他已经有女朋友了。
如果男生的头发比较长,那手腕上戴着的头绳,可能是用来扎头发的;如果男生的头发比较短,头发根本就不需要用头绳扎的,这种情况就代表着这个男生已经恋爱了,很多女生把自己用的头绳带在男朋友的手上,看作是女生送的定情信物或者是宣誓主权,这就表明两人是情侣关系。也让别的女生看到之后,知道他是有女朋友了,就不要自讨没趣的去接近他了。
What?
不少家长看到后觉得新奇不?
这确实是当下存在的且辐射范围比较大的一种现象。
如今,互联 发达,不少未成年学生手中都有手机。美其名曰“查单词”“查错题”,实则大部分用于“聊天 交”“打游戏”等。
不乏现代很多手机软件的引导,迫使当代学生很多情况下离不开手机,但家庭的引导、约束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起到有利的保护。今天,咱们就这些问题来找找方法。
做拿得起放得下的父母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陪伴孩子最久的角色。那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表率作用是起决定性的。
孩子的成长是具备模仿功能的。对大人的行为有样学样,问您一句:你在家读书多过玩手机吗?所以,在家读书看 或是做手工的父母,孩子对于书籍或动手制作的兴趣是更高的;反之,闲暇时间父母捧着手机,刷视频、看段子等,若时常开心的笑出声,那么,孩子对于手机的好奇心会很大。
但不乏一些特殊情况,工作原因导致手机不离不开。我是建议父母每天抽出固定的一部分时间来带孩子一起读书、手作,哪怕是一起散步、品茶等,都有利于分散孩子在电子产品上的关注度。
关注学习成绩也要关注热点
说回开头提到的“头绳”案例,警示现在的家长,在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也要分出一点关心孩子的心理情况,从关注当下年轻人流行开始。
就以早恋来说,手腕戴头绳是多么新奇的一种方式,早已区别于老一辈的谈恋爱方式,猝不及防下产生的既定关系,让作为父母的你根本找不到他最近成绩下降的原因。这不,出现了。再者,还有种情况,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畏惧感从而形成的距离感,让孩子有想法不敢说,辅导老师发现了还能了解些情况,因为孩子把他当成同阶层的角色,时髦懂热点的老师可以交流、敢放开了说。由这点看,跟孩子处成朋友算是个走进孩子内心的突破口,家长亦然。
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现在的孩子跟以前的不同了。其实是现在的环境跟以前的不同了,我们都知道时势造英雄,是时代赋予了角色的身份、是环境影响了人的思维。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亦是,合乎环境、合乎场景、合乎心理,才能事半功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