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诈捐已有产业一套龙 水滴筹等沦为他人发财工具


我相信大家对“水滴筹”、“轻松筹”等软件不会感到陌生,并且经常会在朋友圈、qq空间等地方看到别人转发的众筹治病的链接。链接内大多配有“真人真事、病人是我同学的父亲、母亲”等等的文字。

有时候看到这些,你不禁会思考,有些人的命运为什么这么悲惨,自己以后会不会也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觉间动了恻隐之心,用几块、几十块或者更多的钱奉献自己的爱心。不过,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你同情的那位,或许不仅没病,还正生龙活虎地拿着捐助得来的钱大肆挥霍,享受人生呢?

这种事情还真有,而且不止一例,甚至已经发展成了产业,有着完备的产业链。今年7月22日,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人民法院公开庭审被告人唐某通过“水滴筹”“轻松筹”诈骗案,并当庭宣判。去年12月,自称为“乡村教师”王乐乐的犯罪嫌疑人,通过“水滴筹”平台发布众筹治病的信息。这条信息显示,王乐乐的丈夫李某为基层教师,被四川省人民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了给李某看病,家中耗光了积蓄,所以来向全国群众求助。

信息图文并茂,配有病历、照片,很快博得了许多 民的同情,先后有215名 友为王乐乐捐款,数额共计3500余元。仅过了一个月,王乐乐再次出现在“水滴筹”平台上,以同样的病历筹集信息筹款,并配以“我还年轻,我想活着”等文字,获捐了1940元。

维辰要说的是,这些诈捐行为的存在,正在不断地消耗着公民的爱心,同时也让 络募捐的公信力大幅降低。众筹平台的兴起,实际上反映的是我国慈善机构在 会公益领域上的缺失,“水滴筹”、“轻松筹”等平台恰好是慈善机构角色的补充,为穷苦家庭带去了应对困难的渠道。如果不加以制止和规范,任由诈捐泛滥,势必会给 会公益带来系统性的风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7月5日
下一篇 2019年7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