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研究之软件集大成者——中科创达300496

韭菜研究之软件集大成者——中科创达300496

一、前言

韭菜君的能力圈在高端制造,基于线性外推来推算制造业的营收和净利润,且一直致力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行业变迁。最近韭菜君涉猎了一家从PC到通讯再到智能 联汽车的软硬件集大成者–中科创达,今天就给韭菜圈的朋友做个介绍。未来受益于智能 联汽车和万物互联的 会发展趋势,此公司和所处行业正处于一个高速成长的阶段。

二、公司介绍(行业赛道)

公司发展: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北京市,所属Wind行业为系统软件,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平台技术提供商。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卓越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平台技术和解决方案。公司于2015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交易,总市值为598亿元。2020年总营收为26.28亿元人民币,其中技术服务收入占比36.44%,员工总数超过8000人,法定代表人为赵鸿飞,实际控制人为赵鸿飞。

公司致力于提供卓越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平台技术及解决方案,助力并加速智能手机、智能物联 、智能 联汽车等领域的产品化与技术创新。源于多年在Android、Linux、Windows和HTML5等操作系统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中科创达形成了从硬件驱动、操作系统内核、中间件到上层应用全面的技术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和众多自有知识产权,具备强有力的技术开发和服务能力。核心技术涵盖了通信协议栈、深度学习、图形图像算法、操作系统优化和安全技术等多个方面。中科创达与智能终端产业链中的芯片、元器件、终端、软件与互联 厂商以及运营商等全球领先企业拥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具有独特的垂直整合优势。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中科创达成立于2008年,恰逢移动互联 浪潮的起点,公司顺势而为历经7年发展于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专注于智能操作系统的上市企业。目前,中科创达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

股权结构:

公司股权结构合理,全球化产业布局显优势。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截至2020年年 ,创始人赵鸿飞持股30.44%,作为计算机科班出身的领导,在创立公司之前有近10年的开发及项目管理经验,奠定了中科创达行业领先的研发和创新基因。公司立足国内、放眼全球,总部位于北京,分公司、子公司及研发中心分布于全球30个城市,在欧洲、北美、日本、韩国、印度及东南亚地区均有业务布局。全球化的业务布局使公司能够及时掌握每个市场的前沿技术趋势、客户需求,提升研发效率及客户满意度。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赵鸿飞先生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得了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和计算机软件学士学位,毕业后曾加入NEC和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组建的合资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具备丰富的操作系统研发经验。

业务布局:

公司面向手机、智能 联汽车、物联 等领域,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公司聚焦 AI、5G、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助力并加速智能 联汽车、智能手机、智能物联 等三大核心领域的产品化与技术创新,是国内外少有的能够提供从芯片层、系统层、应用层到云端的全面技术覆盖的操作系统公司。

公司在传统车载软件中处于二级供应商,上游是硬件和软件的操作系统,中间由公司来提供协同和组装,下游给主机厂提供服务,收取服务费用。最早公司和高通合作,开发了安卓的适用场景,随着智能 联汽车的渗透率逐渐提高,车规级的服务通过收购和协同,智能 联汽车业务的开展逐渐迈开步子,未来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将会有更多的运用空间。

三、财务健康(安全边际)

收入和净利率:

2012年至今9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34%、60%。作为智能操作系统平台产品的全球领军者,在数字化产业升级及全球科技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借助移动智能设备渗透率提升、智能 联汽车产业快速兴起,以及智能物联 应用需求增长的契机,公司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52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26.28亿元,9年CAGR为 34.05%;归母净利润从2012 年的0.54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4.43亿元,9年CAGR 为30.09%,在收入和盈利两端均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

近两年,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保持稳中有升,毛利率的提高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的调整,智能 联汽车领域的毛利率在三个业务中最高,随着智能 联汽车业务的占比逐渐提高,毛利率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净利率的提高一方面是公司毛利率的增长,另一方面得益于公司三费的控制,下面我们就看看公司期间费用的变化。

三费控制合理:

公司的三费控制较为合理,随着业务的扩大,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公司良好的治理推动了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反应在 表上释放的净利润更多。

公司的研发投入:

公司研发的绝对值逐年提高,增速加快,说明公司对研发的投入力度在加大,以研发带销售的业务模式充分享受了国家的人才红利。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维持高位,较高的研发投入也保证了公司在行业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壁垒。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显著降低,企业的现金流越来越好,偿债压力逐年减小。

公司营收的区域占比:

公司绝大多数收入来自国内的客户,主要是整机厂和芯片厂,占比超50%。其次是欧美和日本,分别占比达到22%和15%,说明公司的生意是全球化的市场,不局限于国内的消费市场,在全球领域都有一定的竞争力。

营收业务占比:

公司以智能终端、智能 联汽车业务和智能物联 业务为三条主线,占比最高的是智能终端业务,公司也是以通讯起家,然后逐渐渗透到智能 联汽车和物联 的领域。智能 联汽车业务在近几年的增幅最大,由于该业务的毛利率最高,因此推动了公司整体的毛利率上行。未来,公司会在智能 联汽车业务和智能物联 业务占比越来越高。

公司的经营质量:

公司的经营质量近年来逐步走好,净现比从1以下逐渐攀升到1以上,说明公司的议价权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提高,带来公司净利润中现金的含量较高。

四、核心优势(护城河)

全球化的业务布局:

公司业务布局全球除了中国的核心一线城市外,海外包括欧洲的主要发达国家以及北美都设有研发中心,服务当地客户。

人才优势明显:

从人员结构来看,90%以上的员工都是研发人员,也正符合软件公司的特点,高研发投入和人才积累。公司80%以上的员工都是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学历,属于研发推动型。与传统的软件销售企业不同,公司虽然属于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但属于技术和研发推动型,而不是简简单单的靠销售来支撑公司的发展。处于万物互联的大时代背景下,国家层面对研发驱动型产业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相信在极大先发优势的前提下,公司未来在物联 大赛道中有机会迎来大的发展。

世界巨头的认可:

自公司创立以来,一直与高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高通还一度入股中科创达,协同稳定的发展业务。无论是手机通讯的业务还是未来智能 联汽车的业务,公司在软件端的认可已经得到世界硬件厂商巨头的认可。除此之外,华为的鸿蒙系统运用场景跟公司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合作。

五、成长前景(是否为时间之友)

增量的消费市场巨大:

全球智能 联汽车销量将快速提升,而最大的智能 联汽车市场将在中国。新车预装车联 功能相对容易,智能 联汽车的产量正迅速增长。根据HIS数据及预测,2017年前全球预装智能 联汽车总量为1430万辆,预计2022年达到7838万辆,渗透率由2017年的15%,增长到2022年的69%。据亿欧智库预测,至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和智能 联汽车端系统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而中国将凭借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的智能 联汽车市场在中国,中国将成为未来智能 联汽车发展不可替代的引领者。

目前国内智能 联汽车渗透率仍较低,未来的提升空间较大。在汽车销量逐渐低迷的形势下,智能 联汽车是传统汽车量价齐升的主要途径。201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智能 联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提出计划到2020年,中国智能 联汽车占比达到50%。按照现有的年产销近3000万辆来看,预计2020年智能 联汽车销量便会超过1500万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2025年、2030年我国销售智能 联汽车比率将分别达到80%、100%,智能 联汽车销售规模将分别达到2800万辆、3800万辆,智能 联汽车即将迎来快速发展。

智能手机业务:深耕移动互联 沃土,5G 带来新机遇

5G通信技术加速发展,带动移动互联 产业升级。移动互联 行业横跨通信、互联 、软件、终端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主要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提供通信业务和 络服务。在过去50年中,平均每隔10年就会因为技术进步产生一个新的计算技术周期。虽然移动互联 在过去10年经历了起步和加速发展阶段,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渗透率也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在数字化产业升级及全球科技变革的背景下,5G产业化明显加速,5G智能手机也不断从高端机型向中低端机型渗透,为移动互联 行业带来更多增长机会。

智能物联 :万物互联时代排头兵

智能物联 可实现对主体和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在消费级、工业级和公共领域大有可为。智能物联 (AIoT)是2018年兴起的概念,指系统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实时采集各类信息,在终端设备、边缘域或云中心通过机器学习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包括定位、比对、预测、调度等。智能物联 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物流、安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这些方面的智能化发展。从技术层面来看:人工智能使物联 获取感知与识别能力、物联 为人工智能提供训练算法的数据,在商业层面,二者共同作用于实体经济,促使产业升级、体验优化。

从具体类型来看:主要有具备感知/交互能力的智能联 设备、通过机器学习手段进行设备资产管理、拥有联 设备和AI能力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等三类。

从协同环节来看:主要解决感知智能化、分析智能化与控制/执行智能化问题。

从 AIoT产业链及产业链核心环节来看:IoT是产业链的脉络闭环,AI 扩展应用版图为体验增色。

六、总结

中科创达作为软硬件的集大成者,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明显,人才积累充足,已经和大客户形成协同,无论是安卓还是未来的鸿蒙,公司都能靠自身的研发和技术优势占据一席之地。下游的运用更是囊括了传统的通讯业务,还能维持一个稳定的比例增长。新业务智能 联汽车的操作系统正随着智能 联汽车的渗透率快速发展,有望成为公司的头把交椅,高毛利率也有机会在智能 联汽车快速渗透的过程中抬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全球去碳化,清洁能源化的过程中,智能 联汽车还有超过10倍的增长空间,这将会让中科创达打开企业的第二大增长曲线。未来,万物互联的时代里,是公司发展的又一大蓝海,把握好每一次时代产业的转移,公司一定能借着时代的春风,成长为国内软件行业的集大成者,充分的享受中国的工程师红利,也符合未来中国必经的人才战略发展趋势。目前公司总市值635亿,动态PE130倍,这也是目前能否介入的最核心的因素,建议继续观察,估值稍稍偏贵,属于好公司,好行业,但目前没有好的价格,没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当然在宏观流动性泛滥的大背景下,风险因子还是给了充分的超额定价。

当然拉长时间维度,无论是通讯、智能 联汽车还是未来的万物互联的市场,每一个市场都是一片蓝海,足以支撑一个软件巨头,况且中国有11亿 民,人口老龄化的结构一定会带来提升效率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目前来看公司正处于政策和下游需求爆发的风口上。

特别提醒:公司研究仅代表个人观点,韭菜君提醒大家此篇文章不推荐股票,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26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