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成像技术:现状与展望

近年来,质谱成像技术因其能够直观、快速、简便地呈现出分子在细胞或组织中的结构、空间与时间分布等信息,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并且频繁出现在药物前期发现、临床前研究、食品环境、法医鉴定等各领域的高质量文章中。今天,小编就将结合对各种论文综述的阅读及自身体会,带大家近距离认识“质谱成像技术”。

什么是质谱成像技术?

质谱通过采集化合物的质荷比,获得定性和定量的信息,进而去探究物质本身包含的化合物“是什么?”“有多少?”这两个根本性问题。而成像技术则是通过一些原位电离源,如DESI(解吸电喷雾电离源)、MALDI(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与质谱相联,通过可视化的成像软件,使得被检测到的荷质比根据含量不同通过不同强度的色彩呈现,进而提供化合物“在哪里?”的信息。

是什么?有多少?在哪里? — 质谱成像技术用更直观的手段、多一维的方式去探究目标物质。

质谱成像技术有哪些?

自1997年Caprioli小组提出生物质谱成像技术以来,陆续出现了多种成像技术,如:

  • MALDI: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通过激光能量和可吸收传递能量的基质实现目标物电离的一种软电离技术;
  • DESI:解吸电喷雾电离源,通过气体电喷雾及气体辅助作用下,实现目标化合物解吸带电进入质谱的一种电离方式;
  • LESA:液体萃取表面分析,通过直接的溶剂微萃取;
  • SIMS:二次电离质谱,使用聚焦的初级离子束分析从样品表面喷射的二次离子;
  • LA-ICP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将纳秒脉冲激光照射到样品表面。
  • ……

    其中MALDI和DESI成像技术商品化较完善,使用范围较广;并且这两种技术与质谱相连,使用范围有一定的互补性。二者结合使用,可实现“全谱图分子成像”,实现对小分子药物、脂质、代谢物、环境污染物和大分子(如多肽、糖、蛋白等物质)的成像分析。

    图1. MALDI和DESI成像技术特点

    商品化质谱成像产品最新进展

    质谱成像效果的好坏主要受离子源及质谱仪两方面的影响。

    新型离子源DESI XS加强版

    沃特世今年推出的DESI XS加强版,拥有出色的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简便易用。在2020版的基础上新增了高性能喷雾器 (HPS)和加热传输线 (HTL),灵敏度提升近100倍空间分辨率可优化至5 μm。还可改装成即插即用的喷针,简便且耐用。

    图2. 新一代DESI XS离子源加强版

    沃特世提供升级包,助力DESI XS客户升级成DESI XS加强版,赶紧和我们联系吧!

    质谱仪对成像结果的影响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质谱仪对成像结果的影响。

    1.较高的质谱分辨率有何作用?

    目前,与成像离子源相连接的多为高分辨质谱。沃特世今年新推出的SELECT SERIES MRT飞行时间质谱拥有相当出色的质量分辨率,当其与DESI或MALDI联用时,可有效消除基质或分子量接近的化合物的干扰。如图2,可清晰呈现m/z788.5233和m/z788.5446分别的成像结果,准确性更高。

    图3. 出色的质量分辨率

    2.较快的质谱扫描速度有何作用?

    对于成像质谱和传统LC-MS来说,质谱扫描频率的重要性有所不同,但对成像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图3可看出,在相同的样本和空间分辨率条件下,使用较高扫描频率获得结果所用的时间会大大缩短。如使用高达10 Hz的扫描能力,可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升通量,从而采集更多的样本。SELECT SERIES MRT新型质谱可保证在全质量范围内,质谱分辨率高达200 K、质量精确度在500 ppb的前提下,实现10 Hz的采集速度。

    图4.较快扫描频率的优势

    3.双离子淌度技术与成像技术联合使用有什么好处?

    从本质上来讲,离子淌度技术(IMS)是根据分子的大小、形状和电荷等因素实现快速分离的。而成像技术,如MALDI和DESI得到的质谱图是很复杂的,且未分离的基质可能会对成像结果产生影响。离子淌度技术可在不改变解吸/电离步骤的前提下提供额外的分离维度,可有效避免基质样本及结构类似物的干扰,获得化合物分子量、二级碎片信息及碰撞横截面积(CCS值)信息,以获得更准确的分子空间分布[2]。如图4,对于m/z相差小于4 ppm的化合物,质谱分辨率需达到870,000才能得到较好的分离。由于这些异构体离子对具有不同的CCS值,即形状结构具有差异,因此通过离子淌度质谱就可对这些化合物进行有效分离。

    图5. 离子淌度对具有不同CCS值的异构体进行分离

    质谱成像技术应用进展

    药物研究

    在药物研发(Discovery及R&D)过程中,必须详细了解药物的药理学、毒性和分布[1]。质谱成像(MSI)是无须标记,可用于可视化生物组织中内源性化合物[2]、药物[3]、脂质[4]、蛋白质[5]、肽[6]和药物输送系统[7]的二维(和三维)分子分布。因此,该技术不仅能够收集药物和代谢物分布数据,还能收集药效学和生物标志物信息,这些信息在药物开发的多个阶段都非常有价值。

    传统应用中常使用动物模型去评价药效及其安全性,但随着近年来动物模型无法真正模拟人体内环境的质疑声越来越高,及更高效评价药物的需求,使用3D细胞培育模型测试药物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测试,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业内科学家的关注。英国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Malcom Clench教授在此领域建树非凡,使用质谱成像技术评价药物对3D细胞模型的药效及毒理研究,非常快速可视化地对样本进行分析,优势非常明显[8]。Malcom Clench教授对质谱成像技术的前景充满信心,在Waters SYNAPT高分辨系统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新型高分辨质谱MRT/DESI系统,助力科研工作更高效。

    质谱成像技术在药物分布与疗效、毒性研究、药物代谢、药物传递研究、药物与靶点的交互作用研究等方面将大有可为[1]。

    临床前研究

    质谱成像在临床环境中的应用前景更可观,不仅能更直观地看到药物作用到病灶产生的影响,在原位或实时手术过程中对患者活检时,进行基于MS的分析将更有助于实现精准医疗。同时,质谱成像以空间分辨的方式监测特定内源性分子(如脂质、肽和代谢物)的变化,以提供对正常或疾病状态的有价值的见解,并且可用作疾病诊断、预后和监测的个性化工具。临床研究中的MSI已大大推进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特别是在肿瘤学中,可帮助理解导致某些病理学的分子机制。

    法医毒物研究

    法医学分析领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使用成像技术对指纹、头发、笔迹真假鉴别等方面的应用,可作为现有法医分析手段的有效补充。

    质谱成像技术的潜在应用方面远不止于此,如在食品代谢、食品营养物分布和环境暴露组等领域也都有非常多的应用,下图为总结的已发表文献中关于DESI技术主要的应用方向,供大家参考。

    图6. 文献中关键DESI技术主要应用方向。

    想获取更多DESI XS的详细应用,

    欢迎在评论区给小编留言!

    相关文献

    [1] John G. Swales et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437 (2019) 99–112.

    [2] B. Enthaler, etc, Anal. Bioanal. Chem. 402 (2012) 1159–1167.

    [3] J.G. Swales, etc, Anal. Chem. 86 (2014)8473–8480.

    [4] N.E. Manicke, etc, Anal. Chem. 81 (2009) 8702–8707.

    [5] A. van Remoortere, etc, J. Am. Soc.Mass Spectrom. 21 (2010) 1922–1929.

    [6] B. Beine, Proteomics in SystemsBiology: Methods and Protocols, Springer, New York, NY, 2016, pp. 129–150.

    [7] S. Ashton etc, Sci. Transl. Med. 8 (2016) 325.

    [8] Role of MALDI-MSI in combination with 3D tissue models for early stage efficacy and safety testing of drugs and toxicants.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1月5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