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陷入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这个名词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奥巴马总统的法律顾问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

我这个人是骨灰键盘侠,当年混迹于天涯,猫扑的年代也注意过这样的现象,就是和同好们讨论事物的时候,很容易就排斥掉另类意见,时间久了不管是眼界和信息面接收都会不由自主的逐渐狭隘起来。后来接触到信息茧房这个名词后,深深赞同这个现象级名词的归纳总结。

至于今天的年轻 民,对这个名词自然也不陌生,各种大数据杀熟就建立在这种信息茧房环境,比如苹果手机打车比安卓手机贵,同样的商品,不同的京东账户看起来价格不一样,由你的购物商品价格和付款速度综合算法决定,你在某类短视频内容停留的停留时长,就决定了后面给你推送的内容类别。比较Low的也有例子, 购一个锅,通过输入法搜集的敏感词,N个购物软件疯狂给你推送锅,看个 页都有弹出窗口提醒你,亲,要不要再买口锅。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 会,现代 民被各种文字,视频,推送,重重包围着,我今天这里就只谈谈,怎么才能避免陷入资讯类信息茧房。

其实办法很简单,就是别光看自己喜欢的意见领袖们的言论,也看看反对派们的言论,至于怎么判断是否,只能靠自身的立场和屁股来决定。

就算是自己非常推崇的某些大佬,有些具体事务的信息和意见,也不见得要全盘无条件地接收,要分清楚学习,吸纳,提升自身境界,与崇拜,神话,全身心顶礼膜拜的界限。

我经常挑选一些我特别反感的言论和内容去浏览,公知,恨国党喜欢用什么角度来剖析热点事件,我都很有兴趣,并不是所有的言论都要立场坚定的反对,让他们说话,赞不赞同,每一个有思想的成年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当然,那些靠这些吃饭的人,自认自己的立场和阶级,与普通民众完全不同的人,自然不在此列。

古语有云: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老话咱们都听过,但是是否可以知行合一,我这里建议爱思考的朋友,看看能不能龙场悟道,或者来一次佛家的顿悟。

我当年看回形针,马前卒,大象公会,这些人的言论的时候,虽然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取关,这些虽然暴露了,但是还有更多隐藏在暗处的言论,尤其一些文学圈里的,拐弯抹角和阴阳怪气自然玩的是炉火纯青,看了不舒服就不看了?我建议坚持长期看下去。

没有异路思潮的冲击,又何谈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三观,做一个有自己思想的成年人,理中客本来不是一个贬义词,就像公知一样,是有些害群之马,让真正的中性词,变成了贬义词。

文章最后我放一个今天在知乎看到的奇葩言论,虽然我自诩也见识颇多了,但是今天这位依旧让我大开眼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4月26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