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钢琴家贝多芬在32岁时听力完全丧失,尽管贝多芬听力丧失的原因未知,但很多案例显示耳聋实际都和遗传DNA突变有关,而目前已知的和耳聋相关的基因有近100个。但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任何治疗方法可以减缓或者逆转耳聋。而在贝多芬逝世两个世纪后的今天,阻止遗传因素导致耳聋的技术离实现临床已越来越近。
哈弗大学医学院研究负责人
内耳是声音感知的最重要部位,其中内耳毛细胞又是人类听到声音的关键。其中,TCM1是内耳毛细胞中机械力传导的重要组成部分,TCM1蛋白在内耳毛细胞的纤毛上形成通道,当声波引起纤毛运动时这种通道就会打开,随后钙离子进入细胞生成电信 ,电信 传递到大脑后形成听觉。
而研究人员们使用的“贝多芬鼠”突变体,它们体内的TMC1基因发生了突变,对听觉至关重要的TMC1蛋白丧失了正常功能,并损害到了内耳的纤毛,导致这些动物听不见声音。
在治疗的8周后,研究人员对“贝多芬鼠”的内耳进行了观察,并欣喜地发现它们内耳的纤毛数量和形状与野生型几乎无法区分。相反,对照组的内耳则观察不到这些纤毛,一片贫瘠。
为了确保这些纤毛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研究人员们又分析了这些小鼠的脑电波,并清楚地看到它们对声音有着反应。在安全性上,科学家们也没有观察到不希望发生的脱靶效应。
论文出处:Xue Gao,et al.,Treatment of autosomal dominant hearing loss by in vivo delivery of genome editing agents.Nature.20 December 201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5164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