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逆天神器引发搜索的终极拷问
一直怪招频出、剑走偏锋的360开始发力移动搜索。
在这个市场中,百度移动搜索APP、UC神马移动搜索以及搜狗已经布局,重度依赖浏览器导流的360搜索在移动时代并不占优。因为移动浏览器最大份额是UC,而且UC已经完全复制了360砍下PC浏览器三成份额的核心秘密,捆绑浏览器的神马搜索一下上升为排行第二的移动搜索。
常规的办法已然失效,“坏孩子”360移动搜索APP推出了一个逆天功能,手机拍题功能。用户使用该功能拍下考卷、作业上的试题照片,就能搜索获得答题结果。
这个手机拍题功能其实并没有智能解题功能。针对一些数理化难以常规输入的方程符 ,360移动搜索加强了图形照片信息解读功能,将照片中的信息解读成可以被计算机理解语言,并在后台自动搜索匹配结果。
如果十年前看到这个功能,绝对让人震惊到尿裤子。80后集体感叹“生不逢时”。还有“在工地上看到这个软件,哭了…. ”、 “我都要去新东方当厨师了,你跟我说这个?!”,各种神回复乱入。
这一功能的核心是图形处理能力,其他的都是常规的搜索技术,事实上跟Google和百度之前推出的图片搜索有类似之处。在移动搜索时代,第一次有人把这些技术结合一起推出移动解题功能,所以看起来比较逆天,这就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也就是周鸿祎所推崇的微创新,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稍微往前推一步,或者整合利用,跟360免费WiFi如出一辙。
正如所有的技术进步一样,这个小创新又被很多“有远见有爱心”的正义人士担心,这尼玛不是个作弊利器吗?利用这个技术,拿着手机的中学生轻松胜过北大学霸。这些 会精英充满忧虑、担心民族前途,超叔非常感动并送他们一句话:玩勺子把儿去!
Google诞生的最初使命是,在海量的互联 信息中精准找到用户想要的内容。直到现在,搜索引擎最大的功能仍然是搜索信息。
人们已经把很多记忆交给搜索引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必须将一些历史进程纳入记忆里以保证未来随时用到。而现在互联 已经改变这一认知功能。
我们的记忆已经变成了一个数据库,我们每次回忆变成了进入数据库进行一次搜索。人类的大脑从繁琐的记忆任务中解脱出来。
搜索引擎发展15年,已经逐步从单纯的信息搜索,有了一定的逻辑搜索功能,通过机器算法可以对一些搜索请求给出智能性的结果,比如搜索天气,机器就会主动定位用户地点并给出未来几天天气状况;用siri搜索嫖娼,会推送很多附近洗浴中心。
搜索引擎已经从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人脑记忆功能,不过对人类大脑罗辑思维的模仿能力,搜索引擎还相当初级。那怎样对问题做智能回答: 交搜索目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360问答,百度知道是最初的 交搜索雏形,利用 友众包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深度和专业的问题,则由Quora和知乎来完成。在这一领域有野心的包括Facebook,它开发了Graph Search,进军搜索引擎另外一半感性世界,让搜索引擎带上感情。
人类的意识和思考源于大脑神经元的链接,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信息就是我们意识的发源地。搜索引擎的终极目的恐怕就是对人类思维的模仿,机器学习最终模拟出人类智力,最终人工智能媲美乃至超越人脑,就连爱因斯坦和托尔斯泰都不得不让位于搜索引擎。
就目前来说,利用手机的各种传感器,对移动搜索体验改进是当务之急。之前Google和360通过语音输入改变的移动搜索体验,未来移动搜索可能更依赖摄像头。毕竟语音的识别技术收到嘈杂环境的影响,摄像头更不易受到影响,未来移动搜索可能是把人类五官感觉都可纳入,不过这要依赖于手机终端嗅觉味觉和触觉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