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面临的挑战

文|汇锦数能-掌上煤焦

根据各国“碳达峰、 碳中和”承诺, 在减排的体量上,中国是最大的;在减排的时间安排上,中国是最紧迫的,中国将花40年的时间走完大部分发达国家50-70年走的路。这将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带来深刻的变革,煤炭及煤电行业首当其冲。

首先是数量冲击。

发电煤耗的下降、工业及民用锅炉效率的提高、电炉炼钢技术的提升、电气化进程的加快等都将直接降低煤炭消耗强度以电力行业为例,2020年,中国火电行业规模以上供电标准煤耗为305.5g/kWh,如果按照理论系数折算,单位碳排放量在600-700g/kWh左右;随着老旧机组的退役、改造,如果煤耗下降至260 g/kWh的先进水平,单位煤炭消耗量和碳排放量均会明显下降。

其次是价格冲击

在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要降低煤电比重以至减少煤电绝对数量,必须跨越式增加非化石能源装机的容量及电量。近年来,风力、光伏等装机的发电成本显著下降,在补贴逐步退出的情况下,初步具备了与煤电竞争的实力。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光伏发电的平准化成本在0.2-0.41元/kWh;再加上风力发电成本在 0.29-0.43元/kWh,到 2025年和2030 年还将分别降至0.25元/kWh 和0.21 元/ kWh左右。再考虑碳排放成本的增加,煤电机组的价格竞争力将出现趋势性下降,最终导致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大幅增长,煤电将不断被可再生能源挤出。面对节能减排压力的增加和价格竞争力的趋弱, 下游行业承受的压力必然传导至上游的煤炭行业,煤炭消费量势必出现长期趋势性减量。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测算,以2018年全球80亿t的煤炭消费量为基点,按照没有碳约束的常规发展路径, 2030年全球煤炭消费量为75亿t、2050年为62 亿t, 2018—2050年年均下降0.8%;按照碳中和发展路径,2030年全球煤炭消费量为53亿t、2050年为6亿t,2018—2050年年均下降7.8%。由于立场、方法的不同,测算数据仅作参考,准确性有待斟酌检验,但在碳中和情形下,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基本确定,全球煤炭产业必然经历剧烈的重塑过程。

最后是对 会认知的冲击

随着雾霾、气候变暖等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大和页岩气、可再生能源的强势崛起, 会各界对煤炭行业发展普遍悲观,投资界转向绿色金融和可再生能源的风口,加大对ESG(环境、 会和治理)绩效表现的审查力度,对煤炭行业唯避之不及。据有关 道,在澳大利亚,许多金融机构不再参与煤炭融资,保险公司不再为煤 炭投资承保、续保;澳大利亚三大电力零售和发电企业之的澳洲能源公司 (Energy Austra1ia) 认为, 60%的火电站将在未来 20 年内关闭, 按目前电价估价方法推算, 上市煤炭企业最多可以维持 8 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