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乱扣费偷跑流量怎么回事?前阵子就有新闻 道说,一位爸爸的银行卡存款莫名“蒸发”了数万元,最后的真相竟然是儿子通过手机“吸取”了银行卡的存款用于购买游戏装备。虽然熊孩子固然有错,但引起我们思考的,是那些开发暗扣话费软件的无良厂商。
1、软件订阅套餐,购买道具
现在的游戏有的是真坑,内部恶意安装了很多插件,引诱游戏者购买,更厉害的就是直接绕过相关代理直接扣除用户话费,无需用户二次确认,而且这些扣费的字体很小,让你看不到,以为是免费的,其实不然,你的话费已经被扣除了!
2、运营商不完善的流量套餐
手机或多或少都会被身边的小孩子玩一玩,但是他们不能完全弄清流量的使用规则和额度,有些软件是很费流量的,不小心打开轻则扣流量,重则直接扣话费。现在的运营商有些时候有点不人性化,固定的流量用完后,不会电话或者即使短信提醒,而是 络依然可用,流量依然消耗,某运营商只在超出几百上千MB后才封顶,这就造成很大一部分钱被扣除。
1、二维码别乱扫
2、手机权限要控制
现在的手机app都有很多权限,有些直接获取了个人信息,同时这些窃取用户信息的权限十分隐蔽,用户很难发现。因此对于某些软件,可以禁止它们的“高危”权限。
国内应用市场的混杂使得很多骗子们就在这里滋生,软件也是层出不穷,好在随着国内UI的不断成熟发展,应用市场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正规。因此用户应尽量在系统自带的应用商店去下载、购买软件。
4、注意短信
有时候你都不明白自己的手机 是怎么被陌生人知道的,而且还知道你的姓名等等信息,信息会告诉你曾经“订阅”过的服务(但其实不少都是假的)。作为21世纪的人才,聪明的我们遇到不知名短信千万不要随意回复“退订”信息,有时你回复了“退订/TD”,你就要呵呵了,其实这不是退订而是有些贴心小宝贝已经帮你订好了,什么彩铃业务呀等等!
电脑我们都知道要定时间查杀病毒,手机也是一样的,定时处理一些流氓软件以及隐藏的扣费项目,防患于未然。
尽管软件市场鱼龙混杂,最重要的仍是用户自身的使用习惯!
(喇叭兔:Tiens)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