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乌战争危机吸引着地球人的眼球,而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也并不闲着,除了要求美企撒出俄罗斯外,最近更有消息称美国将会收紧对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出口管控,具体内容是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局(BIS)在5月底发布新规(No.220520- 0118),其中如果要向48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最终用户”(govenmentenduser)分享 络安全事项,包括 络安全漏洞的披露、 络安全事件响应等内容,美国公司先要向 美国政府申请并获得许可。
中国,中国台湾,中国澳门、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俄罗斯,伊朗,朝 鲜等也在榜单中。除特殊情况,美国公司均需申请许可才能向这些国家的最终政府用户提供 络安全事项。
简单理解就是没有美国政府的许可,美国企业不能跟其它国家或地区分享安全漏洞。
结合最近微软发布的Window11操作系统漏洞一大堆,若按这个新规的话,微软将没办法向限制的国家或地区分享软件中存在漏洞,也就是没办法给用户提供软件升级等售后服务了。这实质上是限制了软件的使用,毕竟新软件的发布,其漏洞肯定是有的,杜绝了软件的更新,实质上也就是杜绝了软件的买卖。
从这一条规则看,美国在限制了核心芯片后,又将对核心软件的出口关上了大门。
虽然受影响的软件企业不止是微软,但据说微软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这一新规的,只是按以往的情况,微软的反对也没有什么结果。而从麦当劳在俄罗斯的表现来看,美国企业还是挺忠于国家的,只要国家有令,说走就走,潇洒得不带走天边的一片云彩。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关键时刻还是不能过于依赖美国的企业。
对于国内的广大 友来说,台式机基本上都是Windows操作系统,手机就是苹果或安卓,还有两亿多的手机用户有幸安装了华为的鸿蒙。其它的基于Windows下运行的应用软件就多如牛毛,毕竟微软在国内三十多的耕耘可不是白费的。假如有朝一日突然不能用Windows了,我们还能怎样做?
其实方法也挺简单,就是找到取代Windows的操作系统。而这一领域,世界上还有一个用得较广的操作系统就是Linux,国内基于Linux优化的系统也挺多,如统信、深度、麒麟银河等,但就是没有一个能影响到广大应用者都想更换操作系统的理由,什么原因?还不是因为大家都对Windows比较熟悉,应用软件也比较多,现在如果美国自己关上软件出口的大门,对于国内的软件厂商来说,机会已经到来。
自从美国限制了芯片出口外,科技无国界已是沦为笑柄,而现在进一步限制软件的出口,更是让人觉得当初这一结论的讽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