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部门、大裁员、总裁出走,GoPro进入寒冬只因扩张太快?

今天,GoPro宣布,即将裁员15%约200人,并关闭旗下娱乐部门(大约200多人),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核心产品即运动相机上。同时,公司总裁托尼·贝茨(Tony Bates)将于年底离职。

今年“黑色星期五”这一周GoPro相机销量同比增长了35%,感恩节至“ 络星期一”(Cyber Monday)的销量同比增长了33%。

既然有不错的销量表现,为什么还要裁员?甚至总裁都得离职?

这不是GoPro第一次大裁员,大约一年前,受运动相机在假日购物季销量未达预期的影响,GoPro去年第四季度营收疲软,宣布裁员7%。今年第三季度,GoPro营收同比下滑40%至2.406亿美元,净亏损1.04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盈利1880万美元。业绩表现不佳是GoPro裁员的根本性原因。

GoPro是运动相机的鼻祖和领导者,不断裁员的背后是其产品线的过快扩张。

去年,GoPro宣布进军无人机领域,今年10月23日GoPro旗下的Karma无人机终于正式开售,不过16天之后,GoPro宣布召回约2500台无人机,因为它们在运行过程中会失去动力。在大疆、3D-Robotics等公司横亘在前的情况下,GoPro想要撕开无人机市场的一道口子并不容易。

除了无人机之外, GoPro还杀入了VR领域。

去年其和谷歌合作推出了一款VR摄像机Odyssey,采用了谷歌的Jump拍摄平台。Odyssey主体部分由十六台环形分布的Hero4 Black运动相机组成,能够拍摄 360° 全景画面,在今年年初GoPro还把这款设备带去了CES。

今年4月,GoPro又推出了自有VR全景相机Omni。这款设备将6个GoPro相机整合在一起实现全景拍摄,定价3万多,相对于定价30万元的OZO来说更加亲民。这款产品销量如何,GoPro并未公布。

现在看来,GoPro将会继续巩固其在运动相机领域的核心优势。这个“大本营”市场正在迎来小蚁、360这类“性价比”厂商,它们的产品更廉价,且更新速度更快。

GoPro面临的问题也是行业问题:设备厂商在一个领域形成优势之后,想要进入更多设备领域,甚至上游环节,但失败的多过成功的,Fitbit、乐视们都遇到了困难。现在看来,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 ,巩固自己在运动相机领域的优势。避免被小蚁这类后来者蚕食市场份额,才是GoPro更紧急的事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11月1日
下一篇 2016年1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