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来了乡村振兴工作队

5月30日,巫溪县通城镇清泉村二组,新来的驻村第一书记吴国生第2次到脆李种植大户张能彩家走访。

这一次,他是专程来向张能彩“取经”的——张家的青脆李为啥种得比别家好。他还询问张能彩老两口用的是不是智能手机,常用哪些软件。

村里通了公路,还要通信息“高速路”

吴国生上门走访这天,张能彩正请来施工队,给自家楼房外墙贴砖。

张能彩居住的二组,过去只有一条村民们自己挖出的土路。脱贫攻坚开展后,这条土路变成能通小车的水泥路,青脆李出村方便了。现在,张家老两口又有了新想法——把房屋整修漂亮,为今后游客上门采摘做准备。

青脆李是清泉村脱贫攻坚中发展的主打产业之一,全村已发展3000亩。张能彩说,现在公路通了,老两口又为“信息路”发愁。比如,除了买家上门收购,青脆李还有没有其它渠道销售?比如去年夏天的几场暴雨,把正要收获的青脆李打掉了大半,能不能提前知道天气信息,做好预防工作。

这也正是吴国生在思考的事儿。吴国生是重庆移动公司派驻清泉村的第一书记,在这段时间的走访中,他发现村民们大多都用上了智能手机,但针对乡村开发的手机应用并不多。他为自己设定了驻村的新课题:如何利用移动公司的资源、技术优势,打通乡村信息“高速路”,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赋能乡村振兴?

一场特殊的“工作交接会”

“对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一定要尽心尽力解决。要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好处。”5月19日,重庆市第一 会福利院派驻龙池村第一书记谭皖,将这段话写在了自己的工作日志上。

这缘于一场特殊的“工作交接会”。

5月18日,谭皖来到龙池村,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派驻龙池村扶贫第一书记刘华成进行工作交接。素未谋面的两人促膝交谈,聊至深夜。

5月19日一大早,刘华成收拾行李准备返回主城,走出宿舍大门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自发赶来的村民们在道路两旁列成两行,为刘华成送行。刘华成眼中含泪,一旁的谭皖深深感动。

随后,谭皖把刘华成留给他的这段话郑重地记录在工作日志上。

这段时间,在走访脱贫户、调研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他已经组织召开了2次院坝会,收集了20多个村民最急最盼的问题,并着手解决。他还对通城镇失能老人照料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建议。

驻村十来天,谭皖手机通讯录里的电话 码已经增加了100多个。走村入户时,主动向他打招呼的村民越来越多。

在家乡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几天,龙池村 保员尚魁香在工作之余,也成为了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编外”成员,帮助大伙儿熟悉情况。

今年34岁的尚魁香是原中国人寿巫溪支公司职工,2018年被派驻到龙池村担任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队员。

3年多的扶贫工作,让尚魁香亲眼见证了家乡发生的变化,也让她作出了扎根乡村的决定。她辞去城里的工作,成为村里的 保员。

“在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对通城镇未来发展强烈而美好的期待。”江有林说,工作队自5月18日正式进驻以来,已对该镇5个脱贫村、7个非贫困村、1个 区及辖区学校医院进行了调研走访,走访了部分脱贫户,听取了村支“两委”对乡村振兴规划的意见建议,实现了通城镇各村( 区)调研的全覆盖。

下一步,工作队将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解决交通制约问题,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重视文化教育发展和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力求帮在关键处、扶在点子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