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融结合 江北新区发展基金护航好项目

2017年将注定载入南京江北新区的发展史册。随着“通航基金”“服贸基金”两只子基金的设立,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基金拉开了当地产业发展的大幕。

去年6月,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共同设立了总规模20亿元的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基金,主要投资符合江苏发展的重大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4+2”主导产业进行布局。基金运作彰显着政府、银行、基金管理人三方打破条条框框、携手创新的力量,也让南京江北新区焕发了新的生机。

“软硬”结合 用“两种语言”帮扶好项目

目前,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基金由盛世金财托管运营。“我们深感使命光荣与艰巨。”对于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基金的创新点,江北新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将其比喻为“组合拳”:一是基金内容的“组合拳”,江北新区发展基金既可以投基础设施,也可以投产业,这样“硬件”和“软件”结合,有助于构建全新产城融合格局;二是运作模式“组合拳”,基金实缴出资20亿元,通过“母子基金+直投项目”,汇聚各种资本,整合各类资源,有望实现总规模200亿元的目标。

南京应天大盛股权投资基金是江北新区发展基金相中的“一匹黑马”。为了汇聚全球资源,支撑智能科技发展,在南京市政府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建中德智能制造研究机构的背景下,南京应天大盛股权投资基金和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组成了联合体。“联合体不仅推进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智能科技项目转化,还将打通苏南地区资源,并推动已投项目的回归落地。”应天投资副总裁焦建海说。目前,江北新区正在打造智能制造千亿级产业集群,聚集了众多先进企业和研究机构。

“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基金的管理人非常专业,”焦建海说,“和盛世投资合作,对于我们精准导入资源、用资本力量助推新兴产业具有很大帮助。其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将对不同子基金管理人起到引导作用,这也将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三条法则”搭建“资源矩阵”

今年6月,在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基金支持下,恩然创投发起设立了医疗健康领域专项基金——南京恩然瑞光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恩然创投创始合伙人刘毅浩介绍,未来,基金50%的资金将投资于制药领域,发掘更多有价值的项目。

对于“三条准则”的坚守,是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基金选择恩然的前提条件。赵元奇介绍,第一,专注就是生产力。专注于投资医疗健康行业、专注于生命科学、专注于创新,恩然创投的医药大健康蓝图非常清晰。第二,“高标准”带来“高成长”。除核心全职成员外,恩然创投还形成了“顾问+风险合伙人”的合作关系,在成熟产业链上发现和挖掘行业信息,形成资源联动。第三,“进退有度”谋划长远发展。在前端,实现A轮融资前投资阶段的全覆盖。在后端,兼并收购、管理层收购、纳斯达克上市、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等诸多退出方式兼备。

“南京恩然瑞光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是恩然创投首次对外募资。盛世投资作为机构LP参与到本期基金来,通过和区域引导基金联动,能够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有效实现各区域产业资源的嫁接。恩然的医疗大健康之路,不仅要走得快,还要走得稳。”刘毅浩说。

服务实体经济 助推“未来创新策源地”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在过去一年里,国务院明确江北新区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区域,国家发改委明确南京市成为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两只子基金规模各20亿元,分别投资通用航空产业和上下游产业链,包括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投资现代服务业领域,涵盖技术服务、运输服务、健康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等方面。

赵元奇认为,“服贸基金”及“通航基金”的注入,不断将优质项目引入江北新区,母基金与子基金形成合力,将进一步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并打造产业集群。与此同时,盛世投资通过“投资+投行”、“基金+基地”、“产业+资本”、“母基金+直投”等创新模式,推动互联 、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深度融合,助推江苏“未来创新策源地”建设。(魏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1月7日
下一篇 2017年11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