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共七十二个字,分三段来阐述:
?
第一段共二十九个字,即:“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本段分三个层面来阐述:
首先,本章为什么一开始就提出“天下有始”这个问题?
因为老子认为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天下万物总有一个开始,是谁来创造这个世界?是谁来开这个头的?老子把开始这个状态叫做“道”,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叫做天下万物的母亲,如果懂得了母亲运行规律的根本,也就是懂得其子(万物)的运行规律;如果懂得了其子(万物)的运行规律,也就能明白个体与世界万物及道之间的关系;如果再能从“得母”,和“知子”的基础上,回归到尊道崇德上来,那么人生守持正道,就能一辈子没有危险。
如果我们从外修角度来说,这个“外”就是表示人与道的关系;另外,从内修而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修行不是一个人的个人修为行为,真正的修行就是把个体融入到整体的一个过程。如何融入?从肉体上,从精神上,从举止言行上,都是,又都不是!修行的主体,是个体的整体性,涉及到您的身体不是您的身体,您的身体是天下的身体、是大众的身体、是为人民服务的身体。所以,我们从个体方面修都不可能到位,都修不到肉体、精神、言辞的抱一。因为我们人来到这个美丽的星球只有百年一瞬间而已,我们对世界、对自己的认识,都是从周围的具体事情开始认知的;而且使用的工具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人体感官。所以,从思维习惯来说,必然会出现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矛盾,人的思维往往陷入一种自我为核心的局限性。
人要打破这个自我的束缚,我们必须要做什么?
第一是要学习前人的思想和经验。
第二是要自己亲身体验,用整体的心、用天下的心去体验大道。当人类在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为自己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我知道的创造性成果激动不已的时候,人类一定不要忘了:自己只是大道的一份子!现代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对自身潜能的屏蔽及负面影响是巨大的!这不是危言耸听,如今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了!
其次,本章第一段为什么要强调“守母”呢?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母亲。很多年前,地球母亲依靠自身循环功能的生态环境,养育了地球上广大的生命,那个时候的地球母亲是幸福的、快乐的、自在的。可是今天的地球母亲已经被贪婪的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折磨得不行了——地球母亲依靠自己生产的物质已经无法来满足人类的需求了,于是人类就开始扒母亲的皮(即到处砍伐森林,昔日的湖泊草原变成了荒漠);吃她的五脏(金矿、银矿、锡矿、煤矿、水晶矿等);喝母亲的血(到处抢占地盘开采石油)……现在的地球母亲已不是昔日的地球母亲了!地球母亲已经病的很重了,母亲已经病得会经常性的出现地震、海啸等自然灾难了!所以,拯救地球母亲就是拯救人类自己!因此,当我们认识到自然是我们生存的根本——自然于人类应该居于母亲式地位的时候,我们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自然生态。“守母”就是守住生命的根本,就是守住生命的本来面目。
“守母”的含义有二,也就是说,人与大自然有两种联系方式:
第一,人类与宇宙间的一种无形联系:人是宇宙造化而来的,人与人是宇宙互联 中的一个结点而已,这是一种超越人类肉眼感官的整体性认识论。
作为大道之子的人类,只有尊道贵德——尊重万物就是尊重天地大道,尊重万物就是操守道德!人类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利害关系是不可妄杀。天地间有情众生,只是生命表现形式不同和生命的特征不同而已。所有的动物都是自然母亲所养,所以妄杀者也必然会遭至妄杀;伤其生命闭其门户者,必然会被伤其生命闭其门户,这是“善有善 ,恶有恶 ”之天理,所以万万不能做不可救药的伤天害理之人!
自然赋予人的本性就是爱与善,只有明白爱与善是人性的核心和根本,我们在个人修养中,才能守住“母”,守住感恩、知足、健康、宁静、快乐的状态。所以“守母”,除了有保护自然母亲的意思外,人类还要不断地超越自我的局限性,才能明白更深层的道理,让人类的行为回归到自然赋予的本性上来——这样才是人类真正的长治久安之道!
第二,现在我们讲人类与宇宙间的一种有形联系,即肉眼感官看得见的有形联系。
在人世间,我们要遵守自然规律,包括要遵守人与事物之间的作用规律、人与 会法规之间的规律;更是要遵守生命自身的运动规律,即饿了就是要吃,困了就是想休息,渴了就是想喝水……一句话,人体的构造既要注意补充营养,吸收氧气的纳新;又要注意排泄废物的吐故。也就是说,开放的生命体系,最需要的是人类的收敛,即要“既知其子”,又要“复守其母”,生命的和谐在于内在的统一和外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合一。
再次,本章第一段的结果强调的是“没身不殆”。
老子的言外之意在于,人类喜欢好大喜功,喜欢贪得无厌,喜欢自以为是,喜欢逞强聪明,喜欢过度享受,喜欢沉浸于安逸状态,而不知守护自然大道,不知守护我们的生命之根,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没身不殆”,就是自在圆满。
第一,相当于《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结论中所说:“诚,全而归之”。归到哪里?归到“没身不殆”,归到自在圆满。
第二,相当于《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所说:“深根固蒂,是谓长生久视之道”。这个“深根固蒂”是什么?就是守住母,守护我们的生命之根,我们将是终身受益。而且您会永远抱一,得到应有的果位——这个果位就是没身不殆,就是终身没有危险,快乐天长地久。
第三,相当于《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所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这个果位就是“器”,这个“器”表示什么?表示贵,表示福,表示您这一辈子守住母,守护我们的生命之根,就是守住我们的感恩知足,守住健康快乐。
第四,相当于《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所说:“道生之,德蓄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就是说我们只要懂得了自然大道生养了天地,生养了天下万物,生养了我们人类,然后您只要守住道德的话,您就可以“没身不殆”。可是我们现代人类因多为追求名利、追求欲望,而为此坠毁到比较低的能量层次维度里去了,坠入到因果轮回的空间去了,坠入到消极的层次空间了。
第五,相当于《道德信息会歌》歌词中所说:“让我们博爱,让我们忠诚,让我们谦卑,让我们领悟荣耀,让道德信息爱力振动为世界和平祈福。道德信息,道德信息,全球送暖,光照人间。让健康伴随我们一世,一世解脱直到永远”。这个“一世解脱,直到永远”,表示什么?就是告诉我们,“没身不殆”的修炼,不要总以为是我们眼前这一辈子的事情,这是我们生生世世的解脱。生命是一条长河,解脱的前提是活着的时候就能够训练自在圆满,通过量化品质、提高心性、增强长情大爱的神性服务意识这个修炼的点,让我们这辈子进入道德里面去。这是我们优势的地方,我们守住道与德,就叫“没身不殆”,就是不会消亡,您的神不会消亡,您的神会越来越壮大。当我们越来越接近道与德的本体之时,也是宇宙集体智慧的力量在您身上流经祝福之日。
第二段共二十个字,即:“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本段分三个层面来阐述:
首先,本段是老子为人类指出了正确使用好我们身体的具体行为准则。
本段意在说明世人有两种:一种是对外在世界极其敏感、聪明,而忽略一个人的收敛、内省,这样的人生观到最后是极其危险的;另一种人生观是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能够抱一、专注、做到极致,懂得为人为事的含蓄、内敛,把成绩功归大家、功归天下,这样的人生才是能够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这样的人才不会自造祸患。
人如何来正确地懂得和使用好生命三层楼?
第一层的生命状态,只是为自己名声、自己欲望而抛头露面的打拼。一层楼的功能只是生存活命,等到人生完成生命旅行走下生命列车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他,谁也记不得他了……这是人生的昙花一现,最终必然还会创造迷茫、创造痛苦、创造遗憾之日。
第二层的生命状态,是把自己的身体当成天下大众的身体来使用,把事情做好,又把自己归于无我境界。二层楼的功能是联结长情大爱的神性使命,这是笑对人生、笑到最后的成功的人生——这是人生境界的天长地久。
第三层楼的生命状态,是如如不动的大道,是创造宇宙、创造天地万物的源头,我们守住自己这个源头,就是抱一。三层楼的功能是创造广大、平衡的安平泰真命。
这一段是老子在和我们探讨:一味地活在人生第一层的名利欲望中,是人生自在圆满解脱的大障碍;一味的私欲、贪婪是夺走人类成功人生幸福生活的魔鬼!
“成功”和“成功的人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境界。
成功,是取得事业、财富、名利方面的成功,最后很多人带着财富、名利方面的一时成功;更是带着迷茫、带着痛苦、带着恐惧被迫离开身体。而成功的人生是微笑的人生;成功的人生是笑到最后的人生;成功的人生是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祝福、带着满满宇宙力量的大道护照,完成这一生对生命使用的自在圆满的人生——这样的自在圆满是幸福的人生,是感恩、知足、健康、宁静、快乐的人生,是走向铺满鲜花的天堂人生。
其次,本章第二段的“塞其兑,闭其门”是在讲人体静心的功夫,这个静心功夫,是在讲如何减少对生命的消耗。
人体静心的功夫,其前提要点是“复守其母”,前提是为了不失去和人生第二层楼长情大爱的高能量空间的神性服务意识的联结;前提是为了不失去和人生第三层楼的宇宙总本源、总力量的联结;前提是努力为天下大众服务。最后达到成功结果后,把自己归于无我——能够进入无我的生命境界;是亮化品质、提升心性、增强和人生第二层面的神性联结,并且和第三层的总本源、总力量联结,是进入终身宁静、舒服、快乐的境界。
具体到第一个方法,就是“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兑”就是有进有出的兑换之兑。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是,人的嘴巴功能是说话的;语言也是有功能的,语言运动也是圆形运动,人类自身发送出去的任何善恶信息,最后还会回到自己身上。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就是强调我们说话做事若如理如法,就一定会给自己带来终身真正的好处,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
本章第二段的“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是在讲另外一种人的活法。
以下,我们再从另外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正确使用身体的方法:
第一,一般人只知道“塞其兑,闭其门”的静心是为了练内在之气,岂不知宇宙中更高级的物质能量信息都是从“守母”那儿才能得到。
我们的身体不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是和自然母亲同一体的身体,仅仅修自己个体的内在之气,是有局限性的;仅仅修自己人体的内在之气,是没有把自己放在大道的整体中来,是没有把自己放在 会和谐的整体中来,是没有把自己放在服务大众的整体中来的,因此很难证悟大道!就像释迦牟尼佛所说那样,只顾把自己关在自我的小房子里修个体清静的是小乘之道,小乘之道能修成自己的整体性,但不能修成与外界的一体性。而立愿为和谐 会、为人民服务的才是大乘之道,才能真正证悟大道。
第二,关于“塞其兑,闭其门”的内修方法,为什么强调“塞其兑,闭其门”?
因为《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这段话就是说:世人啊,请您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外面乱搞,请您不要一天到晚向外奋斗,人也需要回过来重视自己生命的正确使用;有时忽略了对身体的正确使用,再要想回头也来不及了!所以,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千万要无我。
“塞其兑,闭其门”也是一个静心方法,我们身体也需要静心,我们在忙于工作之余,也要让自己身体各个系统、各个器官注意放松。这好比是一杯混浊的水那样,放在那里过一会儿,它就会自动澄清下来。人在“塞其兑,闭其门”的静心状态下,会将人生旅途中所有的压力负荷慢慢卸下来了,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也将得于慢慢恢复,人体的一些垃圾也将得于清理下来,然后通过大小便排出,如此就保证了人体的健康。
第三,睡眠也有“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的功效,那为什么还要静心呢?
睡眠是自然母亲给予我们人类自我功能修复的特别神奇的方法。我们身体上很多不舒服、很多疲惫,甚至于很多伤害,都能在睡觉中不知不觉被消除了。但是现代不少人私欲贪婪,导致睡眠质量已经达不到那种应有的状态,因此要通过静心清理,来解决身心灵整体合一的问题。一个人通过“塞其兑,闭其门”这个静心,可以使自己和自然母亲沟通,让自己的品质量化,来促进体内的气血和谐顺畅;一个人通过放下自私贪婪,不被自私贪婪所牵引,懂得放下即成福地,懂得解脱即是新生,懂得心性提升即是接受更高层次空间的宇宙集体智慧对自己的祝福,就可以使自己的身心灵逐渐达致整体合一的状态。
再次,本章第二段的“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这是老子在告诉我们一个外修方法。
“外修”的含义就是不断地向外探索,永无止境的向外扩张,这种过分的纵欲贪婪对人是有害的!贪欲是欲望过度,所以我们要对欲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来展开阐述:
第一,欲望是人的本能。
欲望可以使一个人精神焕发,激情无限,奋斗不止。欲望是人基本的生理反应,清心寡欲的适度欲望对人是有益的。
第二,人类是有思想、有情感的高级动物,人与其它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煽动欲望,使欲望无限膨胀。
为了贪得无厌,可以到处扩张地盘,掠夺资源,甚至于影响他人不得安宁。如果不去遏制过度的欲望,结果往往会走向反面,最后自己癫狂痛苦。因为贪欲,有人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因为贪欲,有人可能失去了爱情、亲情和友情;因为贪欲,有人可能会使自己失眠焦虑;因为贪欲,有人可能会透支自己的健康;因为贪欲,可能使自己的身体承受不住重压而过早地夭亡。
第三,老子从反面来说明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了悟回归源头很重要。
这个源头就是道,天下万物都是道造化而来,包括我们人类都是和天下万物一样,和道有着普遍的联系。人类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千万不要以为人类可以主宰这个世界,人类和这个天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有着普遍的联系。无形的自然大道使人类和天地万物成为一个整体,只要我们没有孤立、执着;懂得和周边的一切乃至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懂得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懂得和普天下浑然一体,我们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第四,正像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成功之象》中告诉我们的一句话,即:“清静为天下正”。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让我们保持静心——让头脑得到静心,让身体得到静心,当我们身心合一、内外合一、天人合一之时,宇宙集体智慧流经自己头脑,这是一种成功人生的最高享受。如何正确的使用好自己生命呢?老子告诉我们,就是“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我们人体里面什么宝藏都有,人体内联结宇宙高能量空间的什么按钮都有,如果我们只是开放外在世界的名利地位、吃喝嫖赌,您“开其兑”了,那您就与成功的人生无缘了,那您就没救了,那您就将在人生最后的一刻带着迷茫、带着恐惧、带着痛苦离开美丽的地球。
成功的人生是笑到最后;成功的人生是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感恩与祝福;成功的人生是带着安祥、健康、幸福,来完成这一次美丽地球爱的旅途。所以,当您“塞其兑,闭其门”,您只要把您原有的大道品质亮化出来、流淌出来,就是您什么都不用做,但是您的感恩、健康、专注、快乐、富有的成功人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就是《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中所说的:上天的祝福力量是“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的秘密所在!
所以,哪些人能够随时随地获得上天的祝福呢?他们不是只关心自己的人,不是贪得无厌的人,他们不是只想自己拥有财富,不是只想自己拥有权力,不是只想随意摆布他人的人,不是一点也不想付出的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是德高望重的人,是遇到困难万劫不退的人,他们总是希望 会更和谐,希望人民生活更富有的人。
第五,正像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自我解脱》中,告诉我们一句话即:“众人皆有馀,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贵食母”表示什么?表示人的身体是远古的身体,人的身体是大自然母亲的身体,所以人的身体内也有一套软件系统,可以直接从大自然中得到营养。所以我们可以说,只有知道自己是大自然的儿女,只有知道尊重大自然母亲,守护好大自然母亲,守护好我们这个属于天下大众的身体,我们才可以说“守母”,才能“食母”。
第六,事实上大自然中有很多无形的高能量,需要我们人类去发现、去接收。
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创造的宇宙信息接收机,人的内在构造本身就具备联接宇宙各个空间的智慧与力量的按钮。人体在什么状态下才能到达这样的一个接收状态呢?就是“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的状态。为什么有的人接收不到呢?是因为人类往往被过度的欲望所制约,所以屏蔽了我们和宇宙整体性抱一的状态与信息。
因此说,欲望可以推动人类 会的成就,贪欲则可以摧毁人类 会的发展。
第三段共二十三个字,即:“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本段分几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见小曰明”。
这里的“明”表示真正的智慧,是了解自己战胜自己的智慧。这里的“小”,表示认识世界其实就从认识自己开始。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人都是善的,都是有爱心的,都是希望为这个世界带来和谐之光的,但所有这些美好的人生愿景,都是需要一步一步从小事扎扎实实的开始做好。
有时候一个小事的环节没有做好,就会发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前功尽弃的大事。所以老子这里说的“小”,是鼓励我们,成功的人生需要有大的愿景目标,但是真正做事却一定要脚踏实地周到全面,因为有时一个小小的问题就会打败大局。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成功的人生体现在一是大方向正确、二是细节严谨的两者结合。因为能够发现细小环节的问题并能及时加于重视的人,才是叫做最高明的人。
第二,“见小曰明”,是一个外学的过程。
外学的过程对于人生长河来说,是收获枝叶性的、局部的规则。与内修相比,外学所收获的还搀杂着太多的谬误,因为外学总是受到时空很大的限制,我们人类的眼睛、耳朵等感官对于太大、太小、太远、太近都是无法看得到的,人类的感官只能看到眼前鼠目寸光的狭小空间的范畴。所以,外学的层次往往是很难到达“明”这个层面的,能明察秋毫才是真正的“明”。
第三,“见小曰明”的意义。
生命在宇宙的长河里只是一颗小小的干电池,有时候我们充电并不多,但消耗得却很快,所以人生几十年一晃,一下子就干涸了,就病了,就老了。老子要让我们“见小”的目的,就是减少能量消耗。老子让我们“曰明”,就是回到前面的“守母”,这样才能保持这个身体的长远存在。“守母”就是我们要正确的使用好自己生命,正确发展好自己的生命,回到充满大光明的自然母亲那里。
其次,“守柔曰强”。
什么是“强”?以大力胜小力算得上强吗?不!只有用“无为”胜“有为”才叫强,以用小力胜大力才是真正的强。
什么是“强”?拥有大信心、大勇气、大毅力、大智慧的人才是真正的强。小树苗可以从万斤巨岩下生长出来,靠的是力吗?善于用柔才是强的关键。
什么是“强”,能够天长地久活出生命力的人叫做“强”。叫做“强”的人,其具体做法是什么?就是“守柔”——对大自然母亲用纯朴恭敬心守柔,用尊道贵德之心来守住生命的根本;守柔就是守住生命力,守柔不是大家以为的胆怯,其实有的时候我们退一步反而是掌握了全局。一般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要让我们坚强,但是老子认为成功人生的一个很重要的秘密,就是“守柔”!保持“守柔”的结果,是让一切柔软,是让一切达到温柔的境界,柔是最符合道的运动方式。只有符合了道,才能“出于无有,入于无间”,才能“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才能“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力量?因为“柔”拥有的是宇宙的终极力量——“道”的力量。所以“守柔”的极点就是力量,就是真正的坚强。
什么是“强”?当我们人的身体进入静心之时,当我们的感官不受欲望牵扯之时,当我们的身心达到高层次平衡之时,我们身体内的清气就会上升,浊气就会自然下降排出。此时我们最能够体会到的是身体柔和,身体五脏六腑的功能是最强的感觉,因此说,“守柔曰强”。
再次,“用其光,复归其明”。
太阳是七色光组成的,万物都是七色光组成的,耶稣是七色光组成的,佛菩萨是七色光组成的。我们人类身上有光吗?有!我们人类也是七色光组成的。何为“光”?光者明也,我们的身体是远古的身体,是大自然的身体,是天下大众的身体,是为人民服务的身体。当我们做事没有贪婪、没有妄想、没有虚假的时候,只有做事情全面周到,大方向明确,小方向清楚,宇宙的智慧之光就在我们心中升起。一切言语、起心动念就“复归其明”了,就这么简单!不仅中国禅宗第六代佛祖慧能说:每个人都是道,都是光,就这么简单;释迦牟尼佛也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俱有如来光明,只要不妄想,不执着,自然之光皆可现前……
老子在这里说“用其光”的意思是,我们的生命是宇宙的生命,就是我们只要正确的使用好自己生命,就能“复归于明”。所谓“复归于明”就是,宇宙之光皆在眼前。所以,“用其光,复归其明”这句话,是一个实证的内修过程,内修就是要全面亮化品质,提升心性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内修光明,可以洞察宇宙真理,从而更加坚定内修的信念,来全面焕发出自性的光明。
最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无遗身殃”表示,只要我们正确地使用好自己身体,只要我们心地坦荡、光明磊落的做人,我们自身就不会出现祸根或死地。“是为袭常”表示,我们只要按照前面的“用其光,复归其明”的方法做,我们就不会制造麻烦事或痛苦。下面按三个方面阐述:
第一,您按照“用其光”方法做,您就是玄德,您就是袭常。
那么您就是继承了、得到了、掌握了大道之理。所以“用其光”的内修,是人类通向根本解脱、根本智慧的道路。
第二,“用其光”的内修方法,并不是为了猎取沿途中出现的种种神通为终端目的。
有神通的人能看得到、听得到,但并不是表明您的目标达到了。有了神通,更要在亮化品质、焕发心性的光明方面深入内修实证,否则用这种光明去洞察天机、去有所作为,那么这种光明就会转为昏暗;但如果用这个光明去洞察宇宙的真相而更加坚定内修的信念,就能不断增进这种光明。对于没进入神通而是能够在我知道、我行动、我奋勇的方面勇猛精进的人,这样实修的境界,才是真正最高的合道修行。即使有了点修为,第一不招摇,第二不自我显示,只有这样才不会给自己招灾惹祸。这样的内修方法,才是人类通向根本解脱、根本智慧的道路。
第三,“用其光,复归其明”,这句话还是围绕本章的主要议题。
当一个人的欲望贪婪停止的时候,当我们身心灵合一的时候,我们的自性之光就会自然出现,然后再用这个自性之光来补充体内的各种不足。如果自性之光持续不断遵循自然规律,持续不断和大道之光同频共振的话,这个自性之光就会源源不断了,这样的人生就会长治久安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