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文化掀新潮 同袍APP春节清空你的心愿单

汉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因其制作精美,富有韵意,在中华民族文化的长河中一直沿袭了下来。这两年,汉服在年轻人间再次掀起了热潮,在古建筑旁经常能看到有人拍汉服照,在各大 交平台上也经常能看到有博主晒自己穿汉服拍的艺术照片。还出现了专门供汉服爱好者交流展示的软件如同袍APP等。

那么,汉服的发展历程究竟是怎样的呢?小编这就带你来了解一下。

汉服全名叫“汉民族传统服饰”,起源于黄帝时期,在殷商时期正式成形。历史资料表明,早在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工艺简单的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由此开始迎来服饰的发展。

春秋战国的时候,由于 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革,汉服迎来了第一次大的发展,逐渐有了数量庞杂的款式。此时,深衣开始出现,人们把“衣”和“裳”缝合包住身子,看起来雍容典雅,“被体深邃”。在百家争鸣的年代,汉服也逐渐跟“礼数”挂上了钩,各种场合有不同的穿搭讲究。

秦汉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此时汉服的体系更加完备,着装上也更讲究细节的契合,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配饰,贵族女子开始在头上插步摇、花钗作为装饰。《大汉天子》相信不少人都看过,里面黄晓明、陈道明、贾静雯的着装各有特点,宫中女子的装饰也鲜艳华丽。除了原材料开始变得丰富,纺织工艺也有了进步。

到了唐宋,经济有了大的发展,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也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服饰的改善,因此纺织技术获得了更高程度的发展,汉服的款式也有了更多的变化。不仅在服装的款式和颜色上有了长足发展,贵族女子的妆容也更加丰富艳丽,看起来多姿多彩。去年大火的 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就展示了唐代 会各级人物的装饰,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到了清朝,满族政府为便于统治,对汉服进行了严格的禁止。近代后,历经 会变革,汉服出现的频率也逐渐减少了。

现在,汉服因其包含的特定文化内涵以及相对于现代服饰独特的造型,在年轻人中刮起了“汉服热”。不仅仅是穿汉服拍艺术照片,汉服爱好者还举办了许多的线下聚会,聚在一起交流汉服的相关知识,也传播着民族文化。

一些热衷于传播汉服文化、为汉服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的团体也对汉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之前提到的同袍APP,不仅在CGF中国游戏节上布置了精美的展区供爱好者们拍照交流,还组织了很多好玩有趣的活动,比如射箭等,不仅吸引了一大批汉服爱好者,连可爱的小朋友和童心不减的奶奶也被吸引了过来。

同袍APP展区活动图

这还没完,参与同袍APP话题#2020我的新年愿望单#互动,写下你对大家的新年祝福,同袍APP将从互动中抽取33位天选之子,送出由合作的5位心愿大使及汉服配饰商家毓羽阁等提供的额外同袍新春福利!

同袍APP“点亮你的新年心愿单”活动图

汉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灿烂瑰宝,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倾注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血脉。如今汉服的重新流行,是当代年轻人回归民族文化、审视民族文化、传播民族文化的开始,希望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可以在当代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讲好中国故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