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项目要有“工艺”意识

先说说什么是“工艺”。

百度百科中是这样解释的:

工艺( technology、craft)是指劳动者利用各类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与过程。

制定工艺的原则是: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由于不同的工厂的设备生产能力、精度以及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都大不相同,所以对于同一种产品而言,不同的工厂制定的工艺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工厂在不同的时期做的工艺也可能不同。可见,就某一产品而言,工艺并不是唯一的,而且没有好坏之分。

记得在学校的时候参加过金工实习,车钳刨铣磨铸焊之类的,对“工艺”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切身体会,比如要用车床加工一个零件,需要确定如何测量、如何固定、选用什么刀具、如何操作等等一系列步骤才行,都要按照规程来操作,这些步骤就属于工艺过程。

之所以要强调项目中的“工艺意识”,是因为项目过程有“工程过程”和“管理过程”之分,工程过程是产品的制造过程,管理过程则是对工程过程的组织管理,其中的工程过程基本上就是产品工艺的体现,在项目管理中有着关键性作用,直接决定了产品如何生产出来,是管理过程的前提条件。项目,是为了创造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正是这种独特性,在每个项目中都必然需要针对其要求的交付成果设计出相应的工艺。

以软件开发为例,有很多工作内容都涉及工艺过程的设计。

1, 选择软件工程方法。现在软件开发可以选择不同的工程方法,传统的瀑布式软件工程方法、快速原型法、敏捷开发等等,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来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这也体现了工艺的非唯一性。

2, 制定技术方案。无论是高阶的规划方案,还是详细的设计方案,在技术方案中,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充分考虑到技术实现过程的可行性和成本合理性,所以技术方案本身不仅要定义出交付成果,同时也基本上确定了主要的实现方法,即工艺过程的总体框架。

3, 编制项目计划。在编制项目计划时,需要定义项目活动及其工期、依赖关系等,对于其中的工程类活动,需要有哪些工程活动,工程活动需要的周期,工程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工程活动所需要的资源,这些问题实际就属于“工艺过程”,在制定工程类活动相关的计划内容时,实际上就是在细化工艺过程。不同专业领域的工程规范,往往就是制定项目中相应工程类活动的依据。在软件开发类任务中,无论采用哪种工程方法,“需求-设计-实现-测试”这样一个基本的工艺过程是必然存在的,而“测试需求-测试分析-案例设计-测试执行-问题修复-回归测试”,这也是软件测试工作基本的工艺过程。其中一些项目活动所需要的工期也是由工程特点决定的,比如“油漆未干”所需要的等待时间。

由此也能回答一个问题,项目经理需要对专业技术懂到什么程度,至少对“工艺过程”是必须要懂的,而且越精通、越能够活学活用,肯定越好。如果忽视了项目中工程类活动的“产品工艺”的性质,将其混同于管理过程“随意”安排,会直接影响到项目成果的形成。

推而广之,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面对每一项任务的时候,其实也都需要首先想清楚其“工艺过程”,明确方法、步骤,避免盲动。

需要项目管理资料合集的同学可先关注然后私信我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0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