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看上去像偷拍的小电影。
影片伊始,是晚上的男生宿舍。
伴随着《加州旅馆》,镜头摇过,是一片狼藉的地面,斑驳的脸盆架和褪色的女明星海 。
突然停电,音乐戛然而止,漆黑中传来几声整齐的狼吼:
“我靠……”
镜头切换,同样熄了灯的女生宿舍里,昏暗的台灯下,一个女生正在床上做着仰卧起坐。
另一个女生对她说:“我们胖成这样了都懒得做,你这么苗条还要练啊。”
女生答:“是呀是呀,不做的话,肚子会越来越大。”
现场顿时传来男生们一阵不怀好意的起哄声。
今天的你可能会问,这么渣的画质,镜头晃来晃去,能有什么意思?
要知道,本片拍摄于2001年冬天,那是个手机只用诺基亚,打固定电话得买201电话卡,上 只能拨 ,看片子还要用Realplayer的年代。
而这部小电影大小高达40M,用 络蚂蚁下载要花上整整一天。
即便如此,这部看上去“粗制滥造”的小电影硬是靠着学生们的口口相传,成为了天涯等知名BBS的热门话题。
在那个没有微博,没有微信的时代,这种传播速度难以想象。
虽然隔着屏幕,但电影里那种滚烫炙热的现场氛围,立刻感染了我。
从此,《清华夜话》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在此后的岁月里,我看了很多遍,连台词都能背诵。
这部二十多分钟的小电影,其实只是当时长达三小时的七幕毕业大戏《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孩》中的第六幕。
真正的名字是: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
内容是两个男女宿舍的卧谈会,后来在传播过程中,被人加上了《清华夜话》这个更易于传播的名字,从此风靡 络。
当年有多火?
《南方周末》做了整版的 道和主创专访,甚至有出版 火速出版了同名书籍。
作为本片狂热粉丝的我也入手了一本。
连片中的歌曲都跟着火了。
时至今日,动力火车这首《除了爱你还能爱谁》,在 易云音乐上的评论不过541条。
但里面排名最前的高赞评论里,全部都是对《清华夜话》的回忆。
可惜多年过去,当年的大学生早已人到中年,消失在人海,这样一个经典也蒙上了灰尘。
今天的人们甚至都不知道曾经还有这样一部作品。
豆瓣上都没有评分。
然而在这个短视频流行,到处都是套路。
充满了尬笑的年代,我却始终怀念这样一部手法稚嫩,制作粗糙的小电影。
并且感慨多年过去,再也没有哪部能够超越。
我迫切地想推荐给你,因为这才是属于80后的青春。
以如今的眼光来看,《清华夜话》没有特效,毫无技巧,只是单纯靠一个小DV拍满全场,实在是寒酸得很。
但她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
她完美再现了当年大学生们的所谈所想。
每个大学生看了以后都会说,这就是我们的宿舍,我们的卧谈会。
也正因为此,即使远没有很多百年校庆节目的隆重豪华,《清华夜话》依然穿越时空,成为经典。
先看演员:
男生上身赤裸,下身短裤,聊着前途、出国、挣钱、爱情这些现实话题。
女生全部素颜,面容清秀,比现在P图过度的 红脸不知道漂亮多少倍。
这才是真正的真人秀。
再看对话:
当我再一次回看时,不禁惊叹于台词的大胆,竟然丝毫不掩饰男人真实的欲望。
比如谈到毕业以后去哪里工作时,他们对深圳充满憧憬,原因是据说深圳男女比例1比7,大街上就可以看到一片波涛汹涌。
还有更“污”的,一个男生高呼:
我天天路过女厕所都有想冲进去的冲动!
此时现场的鼓噪也达到了高峰。
各位,这不是低俗,谁的内心深处还没点恶趣味呢,不过是《清华夜话》把它直白地表露出来了而已。
但如果你认为全片都是这样的黄段子你就错了。
另一个男生马上就对此做出了解释,因为男人追求女人,是 会发展的源动力。
他说:“男人白天奔波,夜里操劳为的啥?
还不是直接或是间接的,有意或是无意的,为了他梦想的但在现实中还没有找到的;
或是他梦想的而且已经在现实中找到了的;
或是他梦想了很久但是在现实中却不一样但是他也喜欢上了的;
或是为了不知道什么样在哪里会不会存在的漂亮或是不漂亮但是他自己以为很漂亮的女孩子或女人,可以吃得更好,穿得更好,睡得更好,走得更少,住得更宽敞吗?”
可见之所以本片的流传度这么高,关键还在于编剧独特的思考。
再比如关于男人自己,一个男生把北京的男人分成了三类:
第一类是建国门的男人,人长得帅,又有钱,还会玩;
第二类是中关村的男人,帅,有钱,可是不会玩,关键是没时间玩;
第三类是三里屯的男人,长得帅,又会玩,但是没有钱。
此时结论已出:
男人长得帅是最没用的,是个男人他就帅啊。
另外,和女生们的京片子相比,男生这边虽然好几个来自南方,普通话很不标准,却贡献了更多广为流传的金句:
美国全额奖学金2万,GRE单词也是2万,看看,一个单词就是——dollar!
这程序员跟钳工,简直就是一个工种啊。
最有前途的开发工具绝不是什么java, C++,而是PPT!
你看,虽然将近二十年过去了,这些台词是不是毫不过时?
最经典的一幕来自影片末尾,伴随着动力火车高亢苍凉的歌声,一片灯火辉煌中,四个男生并肩站立,面对镜头,随即慢动作转身,朝着主楼走去,走向未知的未来。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晚现场的整部戏剧最后结束时,镜头摇向演出现场的天花板,流星映射之下,出现了一张张洋溢着青春的微笑的脸。
那是98级计算机系每个人的头像,他们由远而近地飘来,又慢慢地消失,演出在此刻达到了最高潮。
这是所有人的高光时刻,随后他们就各自奔天涯。
将近二十年过去了,他们现在哪里?
我想起一部英国纪录片《7 up》(人生七年),导演每隔七年就用影像忠实记录一个人的种种变化,贯穿他的一生。
而对这些学生来说,都快3个7年过去了,他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了吗?
是在美国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还是去了深圳创业成为上市公司新贵?
又或者心怀天下,在为了改变世界而不懈努力?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知乎上也有夜话的忠实拥趸在提问:
但毕竟年代久远,关于这些“初代 红”的资料少之又少,为了写这篇文章, 我在 上整整搜索了两个星期,才获得了下面这些信息。
因此各位,以下就是绝对独家的全 首次披露:
《清华夜话》的演员一共是男生四人,女生四人。
本着女士优先的原则,我们先看女生。
庄丽:
她同时还是本片女生对话部分的编剧。
高中就读于北京人大附中,当时就是同学眼中的学神。
她们那届高考全北京市一共4个数学满分,她是其中之一。
影片中没有想好要读硕还是读博的她,最终还是成为了自己口中的清华“第三种人”。
2002年本科毕业后,她继续攻读,并在2007年以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的身份毕业。
毕业后她华丽转身,又回到了母校人大附中,成为第一个去中学任教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
现任人大附中初三年级数学备课组组长、海淀区学科带头人。
吴贝贝:
女生四人中成绩最好,2002年本科毕业时荣获“优良毕业生”称 。
在视频中,她对未来充满忧虑,但回到现实后还是考研成功。
2005年计算机硕士毕业后,吴贝贝进入央行工作,目前担任清算总中心开发部副总经理。
2016年,她参与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项目荣获2016年度银行科技发展奖一等奖。
今年5月,被授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孙静:
同样于2002-2005间在清华读研。
硕士毕业后进入IBM中国,已经在IBM工作了15年。
目前担任SaaS Operation team的技术经理。
近照:缺失。
她们三人都在北京生活。
而最后一个吴燕妮, 上几乎找不到她的任何信息。
难道在片中一心想出国的她,真的去了大洋彼岸?
但我也去FACEBOOK搜索了所有叫YANNI WU的人,一无所获。
如果这个吴燕妮就是她的话,至少有一点可以确认,她后来也继续读了研究生。
至此,和女生们在影片中谈论最多的就是读研一样,她们四人全部愿望达成。
我们再看男生。
张海涛:
《清华夜话》拍摄中同时还负责了女生宿舍部分的灯光工作。
本科毕业后,他同样继续读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移动担任项目经理。
其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MBA学位,和 红旅游博主“谢谢和菜菜为爱走天涯”中的菜菜是同班同学。
他大概是八个人当中唯一一位和 红还有点关联的人了。
此后他转行进入投资行业,先后就职于雪湖资本与Prime Capital两家对冲基金公司。
目前在IDG担任资本董事总经理。
专注于企业服务以及传统行业与互联 结合等领域的投资,参与并主导了多个企业服务类项目的投资。
平时爱看《三体》,并且搞笑本色不改,微信上和人说话不超过三句必发表情包。
顾志峰:
2002-2009一直在清华的计算机软件研究所,连续读完了硕士和博士,专业为软件工程。
2014年,他到上海工作,入职上海惠普有限公司中国软件研发中心,担任Software Designer至今。
很遗憾,另外两位李彬和邹涛,因为同名者众多,并且信息寥寥,我只能根据公开信息做出如下猜测:
李彬:
根据发表年份,李彬应该读了博士,但无法确认。
邹涛:
他可能是八人当中唯一一位没有读研的。
某儿童编程教育 站显示,创始人之一的邹涛先生担任CTO。
他2003年在空中 从事技术工作,2011年创立游戏公司,研发多款游戏,具有丰富的游戏开发经验。
2015年又用深度神经元 络研发APP,准确记录人体运动数据和姿态,屡次获得APPStore推荐。
不过这个 站的内容已经许久没有更新,似乎并未正常运营。
看来创业之路颇为坎坷。
以上就是这八人毕业后近二十年的人生。
我相信TA们一定经历了很多,但外人总结下来,无非短短几句话而已。
但当我一遍遍回顾TA们的前半生时,心情却有些纠结。
有人曾经在《奇葩说》里怒斥清华博士毕业生梁植:
“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而是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
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来对你的教育?”
很显然对于这八个清华毕业生来说,本来也是头顶光环,万众瞩目,可现在似乎也就是一个个普通白领,最多是本职工作中的优秀者而已。
改变世界?省省吧。
但是,我依然为他们感到高兴。
平平淡淡波澜不惊,不正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吗?
很多时候我们拼尽全力,也不过是让自己能够停在原地而已。
无论现在过着何种生活,至少,TA们共同拥有了一段闪亮的日子,同时还照亮了更多人的心灵。
2015年,清华大学9#宿舍楼被拆除,一个时代结束了。
曾被多少学子向往的“酒井生活”,彻底成为历史。
对他们,以及我们来说,当年那些坐在操场上彻夜畅谈,一起疯狂迷恋West Life的歌曲,一起开心地逃课打游戏的日子,注定一去不复返。
然而就像《清华夜话》的真实结尾并不是四个男生的经典转身,而是来自一个女生轻轻的一声“唉”一样。
辉煌固然如烟花般绚烂,可烟花易冷,最终只徒留一声叹息。
我怀念《清华夜话》,怀念那个无比青涩的自己。
因为人生,没有终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