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莱坞之王”阿米尔·汗和他的电影在中国大受欢迎
《摔跤吧!爸爸》在中国上映2周后竟然以4.21亿元票房超越印度本土38.7亿卢比票房(折合4.15亿元)
近日,据印度媒体“livemint”新闻 道,印度政府正在考虑指定“宝莱坞之王”阿米尔·汗作为对华品牌推广大使,通过折现这位印度巨星在中国的知名度来推广其在华服务业的优势。
“livemint”援引印度商工部一名匿名官员的话表示,“阿米尔·汗赢得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他能为印度在中国赢得善意,他可以成为我们在中国的品牌推广大使,展示我们在服务业上的优势”。
该名官员补充表示印度商务部已将这个提议递交给了外交部,“外交部正在积极考虑”。
道称,这个想法将会促进印度对华的服务业出口以及缩减对华贸易逆差。
目前,中国对印度出口份额仅占中国对全球出口总额的2.8%,但印度自中国进口份额却占印度从全球进口总额的17.0%。据印度政府公布的数字,2016至2017年,印度对华贸易赤字为511亿美元,其中约2.7亿美元的服务贸易逆差,印度政府称其是“不可持续的”。
道称,印度之所以选择服务业出口为突破口,是因为传统制造业的确很难匹敌“中国制造”的性价比。除了宝莱坞这张名片,印度的软件行业、外包客服、安保服务等在世界都具有很高声誉。据印度披露的数据,印度的工业产值仅占到GDP的26%左右,服务业早已支撑起整个经济的半壁江山。根据印度品牌测评基金会的数据,在2016至2017年度,印度GDP增长的53.8%来自服务行业。在2017至2018年上半年,印度服务业出口增长达14.6%。
此消息一出,立马引发了印度 友的热烈讨论,有人甚至调侃“贸易不够,明星来凑”。
一位小有名气的经济学家在 交媒体上说,“如果要挑选形象大使,必须是代表主流的印度教徒,为什么让阿米尔·汗一个非印度教徒来代表印度?”
也有人认为这个想法十分不错,“阿米尔·汗和他的电影在中国大受欢迎,这就是品牌价值”。
当然,也有人进行了理性分析,“请出阿米尔·汗来推动中印两国交往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依靠明星的影响力来解决本国贸易问题不靠谱,还是提升自己的制造能力更靠得住些”。
的确,凭借《神秘巨星》、《摔跤吧!爸爸》以及早前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三部背靠背电影在中国上映,“宝莱坞之王”阿米尔·汗已经为中国观众所熟知,也为印度的电影业打开了此前一直未经探索的中国市场。 道称,大量高密度的印度电影上中国上映展示出中印两国间有着相似的文化感知力,尽管两国在影院数量、票价上都有许多差异。
“对印度电影来说,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看看《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就知道,在印度国内上映接近两年后,在中国还获得了超过2.75亿卢比票房。因此,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的话,那里将成为宝莱坞电影最大的海外市场”,印度电影贸易与展映专家Girish Johar表示。
但是,他也表示中国市场给印度电影制片人带来的挑战着实不小。
“目前,中国政府在电影引入方面执行严格的配额制度,每年只从海外引进大约40到50部电影。大多数印度电影制片人是与熟悉当地展映市场的中国发行方合作。这样的话,最后收入的一半将被展映放收入囊中,剩下的利润才在中国发行方和印度制片方之间分配”,Girish Johar说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