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题)尴尬:修旧不如买新
“手机从兜里不小心摔地上,屏幕就裂了,换屏得好几百。”宁夏银川市的闫励最近比较“郁闷”,用了两年不到的千元手机屏裂了,想修觉得贵,买新手机又觉得浪费。
闫励一边划动手机一边说:“你看用起来一点问题没有,就是屏碎了,但人家说修好了可能有‘后遗症’,建议我加钱买新款。”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纵然没有大问题,没过几年也难免“落伍”,面临“修旧不如买新”的尴尬局面。
“我4年前5000多元买的电脑,现在一些软件、游戏带不起来,还经常会重启、死机。”相比闫励,重庆市大学生李振更加“尴尬”:电脑没有“大”问题,就是用起来不“给力”,在检修、升级配件和买新之间举棋不定。
修旧不如买新尚有选择,一些产品却修比买贵。“上次电水壶坏了,想拿去修,好久才找到1家维修店,修要50元,新的都没这么贵。”在深圳务工的王岩说,为了避免麻烦,自己一次买了3个电水壶。
(小标题)疑问:内有猫腻还是发展大势
“我以前在商场租了1个柜台,每月租金就好几千,开销太大才搬到小区,现在电子产品价格基本透明,我们就赚一个辛苦钱。”宁夏电子产品维修商马海军说。
他说:“很多顾客说 上一个屏幕、配件才多少钱,为什么我卖的贵?因为我保证质量,而且劳动也需要回 啊。”
能否从 上购买材料后请维修店修理?针对此问题,多家电子、数码、家电维修店表示一般不提供此类服务。马海军说:“你自己带材料,修的时候出了问题说不清。而且我们也确实要从材料上挣一些利润。”
“生产商大规模采购、流水线生产,成本必然比消费者单独购买配件便宜,看似修旧不如买新、修比买贵的问题,其实是工业化生产下消费者享受到的低价购买产品福利导致。”品控工程师季征认为,这类现象里可能有一些问题,但根本原因是 会发展进步导致的好事。
他说:“过去维修便宜,但那是建立在商品价格昂贵的基础上,现在商品价格下降,人工成本上升,修旧不如买新在情理之中。”
“过去商品价格贵但耐用,现在价格便宜但用不了多久就出问题”“前一阵子不是还曝出某企业故意让手机变慢吗?我觉得这种情况就是商家故意的,想让我们多花钱”……多位受访市民认为修比买贵、修旧不如买新内有“猫腻”。
“一些官方售后、维修店也出售产品,如果维修利润没有销售提成高,那他们肯定推荐买新。”曾在某卖场打工的大学生曲胜男说。
(小标题)警示:莫让小现象引发大问题
有多家研究机构指出,修旧不如买新、修比买贵等类似现象导致了资源浪费、垃圾增多、环境污染等问题。
以电子产品为例,据国际电信联盟和联合国大学等机构发布的《2017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 告》指出:价格下跌使得全球大多数人都能买得起电子和电器设备,同时,在较富裕的国家,人们被鼓励及早更换新设备。因此,2016年全球产生的电子垃圾比2014年增加了330万吨,增多了8%。
该 告称,消费者在“爆买”电子产品时不仅增大了回收者的负担,同时也加大了 会健康和环境成本:2016年全球产生了令人震惊的4470万吨电子垃圾,其中3410万吨可能最终被焚烧,进入垃圾填埋场,或在非正规作业中回收,或留在人们的家中。
此外,一些消费者还认为修旧不如买新、修比买贵有违当下倡导的工匠精神。闫励说:“工匠精神讲究精益求精,对产品质量严格负责;但现在产品迭代速度这么快,出了问题就换新的,哪有时间去证明产品品质?”
“小问题顾客还愿意修,需要钻研的疑难杂症顾客一看不划算就直接买新,我们就算有技术也没空间施展,技术劳动的价值很难得到体现。”马海军说。(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