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扫在心不在形,清明云端寄哀思!

2020年清明节即将来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能不能外出扫墓?如何祭祀扫墓成为民众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为规避交叉感染风险,有效遏制病毒传播扩散,全国多地相继发布通告,暂停现场祭扫活动,同时鼓励人们利用 络平台“云祭扫”。一时间,如何既能很好缅怀祖先亲人,又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群众祭扫服务,在 络上掀起一阵阵舆论热潮。

一、清明前夕,“云祭扫”引人关注

舆情监测软件鹰击早发现系统关于“云祭扫”近一月的 络热度发展趋势显示,在三月初,个个地方扫墓政策相继出台,除部分地区清明期间实行预约分时祭扫,绝大部分地区则叫停清明现场祭扫,倡导“家庭追思”、“ 络祭扫”“代祭扫”等方式。伴随着这些消息的发布以及互联 祭扫平台的开通,关于“云祭扫”的话题也逐渐升温。随后,在@头条新闻 @人民 等主流媒体的传播扩散影响下,舆情热度于3月20-21日达到峰值。截至目前,相关讨论热度尚在持续之中。

二、特殊时期,“云祭扫”获 友支持

清明时节祭祖、踏青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今时不同往日,2020年清明节正值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全力决战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避免人员聚集,阻止病毒传播,全国各地 络祭扫的活动倡议获得了全 的理解和支持。 民情感倾向分析显示,支持推行 上云祭扫的占比达81.5%。不少 友发表评论“特殊时期特殊对待,明年再扫墓吧”“老祖宗泉下有知,也会谅解的”“生时厚养,死时薄葬。无非是寄托哀思,心里有,便有了”“与时俱进且环保”“支持!请全国推广! ”……

三、2020年清明祭扫形式多元

今年的清明节注定是最为特殊的, 络词云显示,“疫情防控”成为2020年清明节前夕的高频词汇,同时,“集体祭扫”“云祭扫”“代客祭扫”等多元化追思先人的方式也备受舆论关注。

1、集体祭扫

除了“居家追思”及个别地方“预约分时现场祭扫”之外,为满足群众祭扫需求,不少公墓将在清明期间为安葬在本园区的逝者举办一场集体纪念仪式,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敬献鲜花(或系黄丝带等)集体拜祭,并录制集体祭扫仪式视频,免费提供市民观看,满足缅怀先人的愿望,这样的服务安排在疫情特殊时期让人感觉暖心!

2、 络祭扫

“云祭扫”不只是因为此次凶猛疫情的影响而被大众认可。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不遗余力地倡导移风易俗,鼓励民众采取鲜花祭扫、 络祭扫等文明祭扫新方式。而日新月异的互联 技术也给这种新风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鉴于今年疫情的影响,不少地区纷纷启动免费 络祭扫平台,市民们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可用虚拟形式为逝者献花、进香、点烛、寄语等来纪念逝者,寄托哀思。

具有便捷、环保、安全、节约等优点的清明线上祭扫渐渐被更多人接受。我们有理由相信,“云祭扫”不只是特殊时期的一种替代性祭祀方式,还将会成为清明的新风尚。

3、代客祭扫

清明将至,除了由殡葬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通过免费敬献鲜花等方式代为祭扫外,还有部分殡葬服务机构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积极推出不同价格和服务内容的“代客祭扫”套餐服务。特殊时期,“代客祭扫”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商业化的代客祭扫价格是否有约束?收取费用的标准是否经过当地物价部门审批?这些都是 友关切的问题。清明节祭扫已逝亲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清明节遇上疫情,代客祭扫是否更应该凸显其公益属性?

清明祭扫,重在感情表达,不管在什么地方用什么形式,只要情感真挚,都是对逝者的缅怀和尊重。顺应 会发展趋势,做好防护确保自我健康,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今年清明,你会选择哪种方式进行祭扫?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2月20日
下一篇 2020年2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