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小区,标之殇,谁的伤?

欢迎各位收看本期的思聊,今天我们要聊的品牌是——叮咚小区。

今年五月份,天使融资达亿元级别的叮咚小区,财大气粗,挥金如土。叮咚小区的CEO粱昌霖同学,大手一挥,就是千万级别的广告投入,步子一迈,就从上海跨到了一千公里之外的北京。极尽能事的做广告,圈用户。

的确,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会被指引和被聚集。但是,圈起了一批用户,那么你就得研究人家到底喜好什么,若是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用户就要拍拍屁股走人了。

一直标榜自己是“超赞的小区生活便利服务站”,却把精力放在了 交上面。无视微信与陌陌的威名,让自己处在一个尴尬的定位上。最后,用户真正在叮咚小区上面寻求帮助的时候,要么是体验差,要么是找不到自己的需求,你让人怎么爱你。

不过,这几千万的投入,也不是完全打了水漂,不管怎样,至少“叮咚小区”这个品牌算是深深的打入了人的脑海里。被人骂得再狠,郭美美也是红了;摔得再惨,叮咚小区也是火遍了各个圈子。这个牌子,也算是有了另类响当当的口 。

而这样一个品牌的背后,依旧是存在着巨大的商标问题。

从2013年12月到2014年1月,在9类APP类别,35类广告推广,38类信息传送,41类组织竞赛,42类软件编程,45类家务服务类别当中,粱昌霖同学申请注册了“叮咚小区”的汉字商标。在2014年4月,粱昌霖同学在以上六个类别,以及39类运输传递类别当中,又申请注册了设计过后的“叮咚小区”商标,而这个也就是叮咚小区项目,现在正在使用的商标。除此之外,我还要给大家看两张,粱昌霖同学申请的商标信息截图,这些商标,覆盖了许多粱昌霖同学,很早之前经营的项目。这些申请注册的商标,都有一个共同点,申请人都是粱昌霖本人,而这个点也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我们看到互联 巨头BAT,注册的商标都是放在了企业的名下,即使像是“马云”这样私人的商标,其拥有者也是阿里巴巴。

随着企业的发展,品牌一直在不断的增加价值,于情于理,这部分资产都应当归属到公司名下,而不是掌握在个人手里。

在适当的时刻,企业需要对自己的品牌做一定的商业运作。若是商标掌握在个人手中,那么不论是许可,转让,申请驰名商标等等操作,都无法绕开个人进行,无形中就增加了企业的运作成本,不利于企业的成长。

此外,鲁迅老先生都说过:“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国人别的能力不敢恭维,揣测怀疑的本领那可是世界一绝。

当然,本人是不敢妄自评论一个人的品质德行的。只是粱昌霖同学将商标注册在自己的名下,实在是存在着阴谋的调调。因为不论项目或成或败,叮咚小区的商标若是掌握在粱昌霖同学的手中,那么,这几千万广告砸出来的无形资产,自然是归属于粱昌霖本人。

这样的一种情况,自然会让人联想非非,谁都无法阻止流言蜚语满天飞,很可能就会出现下面的议论。

若是项目垮掉了,投资人的钱打了水漂,一同创业的小伙伴失去了职业,但是有着超高知名度的“叮咚小区”商标,依然有着巨大的价值。不论是想要出售、许可,一切都是粱昌霖同学说了算,得到的利益实惠也都进了自己的钱包。

若是项目翻身打胜仗,那商标的价值就会进一步得到提升。这么重要的无形资产,归属于谁,都将是谈判的利器。无论是握在手中等待升值,还是拿出来和投资人重新谈判股权的分配,其都占据了绝对有利的地位。可以说,谁持有商标,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和主动权。

当然,正如我们无法得之,粱昌霖同学将商标注册在自己名下的真正意图。也不会做出任何的人品上的判断,以上只是对可能出现的留言做出的猜测,而任何流言都会止于智者。但是于公于私,这样的商标申请行为,都有欠考虑。

所以,本期思聊提醒大家:企业在申请商标的时候,尽量将公司主体作为申请商标的所有者,而不是个人。否则,不仅会造成企业共有资产的流失,而且企业在品牌运作上,也会存在巨大的阻力。当然,投资机构在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时,也要仔细考量、耐心研究包括商标在内的重要的知识产权,其归属一定要清楚明了。掌握了一切信息之后,再认真考虑,做出自己的决定。千万不能让自己,成为增加别人私有财产的工具。否则,在问题暴漏之后,那可真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好,本期思聊到此结束,感谢观看。如果你希望我们聊聊哪个的品牌,说说他的问题,欢迎直接关注我们的微信联系。下期节目,再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4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14年9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