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要、躲不掉、惹人恼的骚扰短信“轰炸”背后藏了啥猫腻?

106骚扰短信让广大手机用户不堪其扰

“‘双十一’是各个商家的广告短信,这段时间是支付宝红包码,奇怪的是,你用手机屏蔽这个 码的短信,一段时间后同一家公司又用另一个106 段发来推广信息。”说起106短信,厦门市民庄女士显得有些无奈。

不想要、躲不掉、惹人恼,成为遭受106 段短信骚扰用户的心声。在 交媒体上,有关106 段骚扰短信的吐槽不胜枚举。

在新浪微博上,以“106短信”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后可以看到,不少商家正利用微博招徕106短信平台的“生意”,这些商家大多以“到达率高、转化率高、三 不屏蔽”等为广告语进行宣传。

还有一些卖家表示,只要发送数量达到10万条以上,即使是博彩、 贷等灰色地带甚至违法违规推广信息,经过对内容的修改“伪装”后,也一样可以由106短信平台发出。

高额利润让106短信平台变了味

◎建议

齐抓共管将反垃圾短信进行到底

在堵截106短信平台垃圾短信问题上,中国移动福建分公司称,2018年该公司拒绝引入106短信平台客户560余户,行业拦截短信量1280余万条;中国联通福建分公司未列明拦截短信数量,但对平台客户的违约行为作出一般、严重、重大三类分级;中国电信福建分公司表示,将提升技术手段,加强垃圾短信管控,为用户手机净屏工作承担应有的责任。

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杨启波建议,有关部门的监管应该聚焦在合作渠道上,比如建立规范的短信群发监督过滤系统,对有问题的群发行为、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进行直接管理。

杨启波同时指出,一般手机用户可以在手机中安装专业软件来识别拦截各种骚扰诈骗短信,部分品牌手机也自带相应的防骚扰功能,避免群发短信骚扰。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认为,尽管当下用户习惯已从短信转向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但仍有不少中老年用户保留阅读短信的习惯,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此类用户的保护。傅蔚冈建议各通信运营商在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承担企业 会责任,积极投身 会共同治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1月12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