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母出巡引众人争睹风采。
■五“龙子”与市民互动。
■巡游队伍一路奏乐。
■童子抬着金猪。
■“仙女”捧着贡品。
■“乡亲”前来祭拜龙母。
■“五龙祭母”表演。
■“仙女 ”起舞敬龙母。
■巡游队伍中引路的游龙。
解放后首次再现的“龙母巡游”民俗,让6月12日的黄岐龙母诞成为了超十万名观众参与的文化盛宴。多年前顺水而来的那一尊龙母雕像,为大沥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万人共庆的民俗盛会,还有一笔值得深挖与弘扬的精神财富。
6月12日上午9点30分,黄岐龙母庙对出的珠江水道传来阵阵锣鼓声与鞭炮声。一艘古色古香的游船沿河缓缓东渡而来。五位分别身着白、红、橙、蓝、绿色龙服的“龙子”站在船头,带着一众“仙女”和随从以及各色贡品,前来为“龙母”贺寿。
这便是“五龙东渡探母”的经典场景。待得“龙子”登岸,遥拜龙母,随后就在龙旗队的护卫下,由众仪仗队开路,队伍进入“岐阳踏歌”环节。五“龙子”踏上岐阳古道,再现当年“岐山闻狱族、道路见骅骝”的胜景。一路上,古乐悠扬、龙狮起舞,好不热闹。
与往年的黄岐龙母诞有所不同的是,今年还增加了“龙母巡游”环节。五“龙子”与随从们来到龙母庙前恭迎龙母像,随后过百人的巡游队伍沿“龙母庙——黄岐商业步行街——鄱阳路——岐西路口折返——龙母庙”的路线进行展示。而这也是新中国解放后,“龙母巡游”民俗在黄岐龙母诞的首次重现。
龙母巡游的民俗盛景,让现场的观众兴奋不已。巡游路线沿路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观众,他们争睹龙母的风采。不少人还带着“长枪短炮”而来,期望能通过镜头留下这个热闹非凡而又充满传统味道的画面。
热闹场面的背后,则是越来越被广泛传扬的龙母文化。为了弘扬龙母文化,大沥于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携手德庆举办大型的龙母诞活动。作为岭南地区重要的民间习俗之一,龙母诞主要倡导孝德博爱、积德行善。黄岐龙母诞的主办方为黄岐龙母文化协会,这个成立于2008年的组织,一直积极参与 会公益慈善活动。2014年,协会投入了26万元进行公益事业,次年又再投入30万元进行公益创投,而今年投入公益创投的资金还将“加码”至35万元。
龙母文化是一笔引人向善的精神财富,大沥如今也正着力把龙母文化打造成特色文化品牌,并期待通过这一品牌,推崇“济世、乐善、博爱”的精神。6月12日的活动现场,大沥还进行了“龙母诞”成为南海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揭牌仪式。该镇以“申遗”的方式来表达对龙母诞这一文化的传承、保护之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