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爱岂是共享软件能替代

“共享爸爸”小程序

已不能使用

“丧偶式育儿”是根源

梁女士反感“共享爸爸”,但她承认,“共享爸爸”之所以受到关注,根源在于部分父亲在家庭育儿过程中角色的长期缺失。

市民王女士有同样的感受:“我在 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现在的孩子和父亲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爸,我妈呢?’”她表示,“丧偶式育儿”成为热词,一些“上班996(指上班时间是上午9点,下班时间是晚上9点,一周上6天班),下班打 游”的爸爸也成为舆论火力集中批判的对象。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

地位不可替代

不过,几位受访的爸爸则有不同的看法。王先生认为,家庭责任缺失的板子打在爸爸身上,失之偏颇。除去那些离婚家庭以及天生没有责任心的爸爸,更多的爸爸是真心想陪伴孩子,但现实不允许。现代 会爸爸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下班的概念被日渐模糊。

陈先生说,的确有很多爸爸即使下了班也手机不离手,但这毕竟是少数。陈先生表示,他不介意妻子联系懂育儿的父亲互相探讨育儿问题,剔除“共享爸爸”隐晦的操作,这其实也是个化解育儿焦虑的好点子。与其一味指责爸爸们成为育儿路上的“猪队友”,不如给多才多艺的他们提供更好的施展空间。如果真能有一家互联 平台,上线纯粹的互助式育儿功能,让 会化育儿成为可能,相信不仅爸爸们乐在其中,小家庭也能从中受益。

“对于家庭来讲,父亲是孩子通往世界的一扇窗口,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是母亲所不能替代的。父亲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智商、培养孩子沉稳大气的性格,更有助于孩子形成独立人格、强化孩子的性别认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林志雄一口气讲述了父亲的角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林志雄表示,对男孩来说,父亲是男性的典范。男孩在与父亲的交流中,可以观察、模仿男性的语言和行为,培养出男性气概。如果父亲参与较少,孩子找不到模仿的对象,对于男人的概念就会有所偏差,容易发展成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等性格。而父亲往往是女儿人生中接触的第一位男性,在怎样与男性交流上,她将通过父女关系来了解与异性相处的模式和面对异性的心理状态。那些拥有高质量父爱的女孩,更加开朗自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5月13日
下一篇 2019年5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