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晚间,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6862.HK)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发布公告,预期2020年度净利润约为2.35亿元,相较2019年约23.47亿元的净利润下降约90%。
尽管是业绩预告,但是3月2日一早,“海底捞净利润预计下降约90%”的消息便登上微博、抖音、雪球等各大平台,成为热点话题。
内外因素影响
海底捞去年业绩大幅下降
对于去年净利润大幅下降,海底捞归因于: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及其后疫情防控措施以及全球各地对消费场所实施的限制对本集团营运造成重大影响;因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而出现净汇兑损失约2.35亿元,其中的绝大多数为未实现的汇兑损失。
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翻台率从2019年同期的4.8次/天下滑至3.3次/天。 告期内,海底捞实现营收97.6亿元,同比下降16.5%,净利润由2019年上半年同期的9.12亿元下降至-9.65亿元,同比降幅超200%。
海底捞的收入主要来自线下餐厅(包括海底捞餐厅及其他餐厅)。2017年-2019年,来自餐厅经营的收入在集团总收入的占比均超96%。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海底捞中国内地所有门店全部关闭,停业时间长达46天,门店恢复堂食后,出于疫情防控考虑,严格执行人流管控措施,限制就餐人数。
在此背景下,海底捞推出半成品菜肴发力线上渠道,包括拓展海底捞应用软件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渠道。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外卖业务收入同比猛涨123.7%,达4.1亿元,但在总收入占比仅为4.2%,对整体业绩的影响较小。
业绩下降
多家券商下调目标价
海底捞2020年上半年财 显示, 告期内新开业173家海底捞餐厅,因租约到期和其他商业原因,海底捞关闭了6家餐厅。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捞全球门店共有935家。根据规划,2020年下半年海底捞将继续拓展新餐厅。
在徐雄俊看来,除了上述原因,巴奴毛肚火锅、呷哺呷哺等火锅以及餐饮类行业多样化下各品牌的出现,都对海底捞业绩造成一定冲击。
海底捞业绩预告公布后,券商先后下调海底捞目标价。其中,中国银河将海底捞评级下调至卖出,目标价54港元,较昨日收盘价格(68.85港元)下降21.57%。花旗表示,海底捞去年下半年业绩令人失望,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55港元,对应20%的下行空间。中金 告将海底捞目标价下调3%至79.55港元,他们认为海底捞的预测低于预期,因翻台率尚未复苏,而新店扩张速度超预期导致成本上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