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未艾的租车行业因为8月12日晚北京市交管部门的一纸文件,骤然变得躁动不安。
这份名为《关于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营运提供便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再次明确,私家车或其他非租赁企业车辆不得从事汽车租赁经营;汽车租赁企业不得为承租人提供驾驶劳务。业内认为,《通知》的矛头直指近两年兴起的部分互联 和手机软件预约租车。
此外,上海于今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上海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也开始加强对打车软件违法行为的监管。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相关争论还有待官方进一步明确,但从政府政策收紧、进一步规范市场的态度来看,新兴租车行业混战或面临新一轮的洗牌,P2P租车公司的资本投资热情也或难免被泼下一瓢冷水。
私家车将严禁出租
“一段时间以来,借助互联 和手机软件预约租车的消息频繁见诸媒体。经核查,其中一些经营者主动与汽车租赁企业洽谈租车事宜,或自行登记注册汽车租赁企业但不按规定备案,同时将各类私家车聚于名下,其目的不是依法从事汽车租赁经营,而是在没有取得合法营运资质情况下,以提供便利租车服务为名从事非法营运活动。”《通知》如是指出。
虽然2012年北京市交通委也曾发布一份《北京市汽车租赁管理办法》对汽车租赁也作出过相应规范,但这次《通知》除了重提依法注册、申 备案等常规要求外,再次明确,严禁把私家车辆用于汽车租赁经营,并且汽车租赁服务不得配备司机。
除了北京之外,上海于今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办法》,同样增设了对召车信息服务商,即打车软件违法行为的监管措施。
P2P租车公司忙回应
同样致力打造私家车共享平台的PP租车,在8月13日凌晨1点最先在官方微博回应称,“P2P汽车共享自驾模式不属于汽车租赁经营的范畴,且不提供带驾短租服务。这严格区别于提供带驾服务的预约租车模式,故此条新规对PP租车所属的P2P租车共享平台并不适用。”
“汽车共享”存争议
不过,针对P2P公司将自己定义为“汽车共享”的说法在业内仍然存在争议。
张一兵认为,一方面,P2P租车是车主和租客的中介平台,为有汽车闲置的私家车主和租客提供交易撮合,但车主通过中介将车租出去已经是经营行为,因此,P2P租车至少要解决工商登记、税收、经营登记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应该受到《通知》监管。
另一方面,张一兵指出,“汽车共享”包括两块业务:拼车和短期自助租赁。短期自助租赁应该有一个更准确的名称是“分时租赁”。拼车属于公益性质,但分时租赁属于经营行为,还是汽车租赁。国内现有的P2P模式基本就是分时租赁。
为资本市场所关注的是,P2P租车公司如果真的遭遇政策红线,将是致命一击。8月6日,P2P租车公司凹凸租车刚刚获得真格基金与联创策源联手的千万级天使投资。在此之前,今年5月,宝驾租车获得P2P租车行业首家500万美元的天使融资;6月,PP租车宣布获得红杉资本领投的1000万美元风投;7月30日,AA拼车 再获3000万元风投。
业内人士同时认为,早先已为市场熟知、以自有车辆提供短租、长租及融资租赁服务的神州租车、一嗨租车等传统汽车租赁企业,不但不会受到这次新规的冲击,相反,如果新规对互联 租车公司经营范围产生影响,对传统租车业务反而会有适度市场提升效应。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