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清理软件诱导下载,9秒内“偷偷”收集50多次位置信息

“再不清理就要爆炸了”、“红包领钱”、“看视频、抽大奖”……手机应用中弹出的诱导性广告遭诟病已久。3月15日晚,央视曝光了手机清理软件诱导下载、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乱象。据 道, 称清理内存的“手机管家PRO”App在8.75秒,便可读取了890次手机应用列表,50多次地理位置信息。

手机应用广告。图自央视 道。

清理类软件“偷偷”收集大量个人信息

据央视新闻 道,70多岁的李女士使用智能手机时发现,手机运行速度越来越慢。在她看新闻、小说的时候,手机经常会自动弹出“安全提示”,如“内存严重不足”、“病毒”。这些“安全提示”吓得李女士赶紧点击进行清理。然而,李女士刚用一个清理类软件完成清理,又会有更多的同类软件提示李女士清理。她的手机不仅变得越来越卡顿,而且还会频繁出现“红包领钱”等诱导广告。对此,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安中心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检测:点击小说阅读软件里的清理内存广告后,可以下载安装一款名为“内存优化大师”的App。而在上述App自动清理的过程中,还会继续蹦出“清理手机缓存”的提醒。点击后,手机又下载安装了名为“超强清理大师”的App。数分钟之内,4款清理类软件就出现在手机里。

4款清理类软件。图自央视 道。

这些清理大师真的是在帮你清理手机垃圾吗?测试人员测试“手机管家PRO”发现,其在8.75秒内读取了890次手机应用列表、1300多次手机 用户识别码IMSI 、900多次手机设备身份识别码的IMEI ,以及50多次的用户GPS(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位置信息。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介绍,这款App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清理手机垃圾,背地里实则在不断获取手机里的信息。他介绍,这款App会收集很多的个人信息,甚至会高频率地上传,手机变得更卡,老人用户则会再中招,再去下载这种清理类App,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应用内诱导下载的广告对于年轻人来讲,还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从老年人的生理角度来讲,可能眼神不太好,关闭不掉这些广告,就触碰下载了。此外,央视 道强调,这类App不断在后台发送用户数据信息,对老人们进行用户画像,为他们打上“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群体标签。各种低俗劣质,甚至带有欺骗套路的广告和内容就会远远不断地推送到老人的手机上。

老年人的 络安全问题引发全 会关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2月9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