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斜杠出品
导语:比芯片更着急,我国工业软件成“软肋”:错失30年黄金发展时间
随着工业化迈向智能化的发展,每个时期都有核心技术作为支撑,如果说工业化的核心是发动机,那么智能化时代则是“芯片”,而我国面临“缺芯”也是日渐紧张,但我们要知道,比芯片更为着急的,我国工业软件的发展。
即便我国目前是工业体系完善的大国,而工业软件则是我国的“盲区”,以至于只能依靠外国人的脸色,也许大家没有觉得严重性不大,在这里举个例子:
在2018年的中兴事件中,美国一家软件EDA公司CADENCE率先响应美国封锁 召,关闭中兴公司禁售它的软件,这导致中兴公司手上即便有芯片原材料也无济于事,因为你没有工业软件根本就设计不出来精准的成品,一下子就被美国人打中“七寸”。
可能有人会问,难道EDA公司的禁售,它不要赚钱?在这家公司禁售后的一个星期,美国国务院就补助了EDA公司1.4亿元的拨款。
正因为如此,中兴公司最后不得不采用美国人方案,同意美国在董事会派遣人员,协助中兴公司日常业务,与其说协助,倒不如说监督。
每年我国光是在工业软件上进口的花费超过几千亿元,没有工业软件,半导体和芯片只不过是一堆材料;制造业的精密机器也只是一堆废铁;甚至阿斯麦尔的光刻机也只是机器。
这就不难看出工业软件的厉害, 称“无冕冠之王”。
然而中国的工业软件的道路,可谓是艰难无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机械部开始接触工业软件这个领域,特别是“863计划”的提出,中国人才慢慢了解到工业软件,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 的发展,工业软件正式走入各大高校和 会,其中就有大家知道的CAD制图软件。
在八十年代时,中国机械设计,甚至军工设计都只能依靠手绘,大量的图纸铺在地上,一张又一张,几乎可以铺满整个房间,只有用到精密计算时,才有屈指可数的二维绘图软件,因为能开发三维CAD软件几乎没有。
因此国家科技部着手,联合中科院、现在的“C9高校联盟”、航天科技院等研究属于中国自己人的工业软件,而同时起步的还有中国半导体的发展,因为半导体和工业软件是相辅相成。
那时候,所有的科研人员都在憧憬中国工业软件未来辉煌的发展。
【错失30年黄金发展时期】
伴随国家部门对研发设计软件的重点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转到了三维CAD领域,但在经济为主的时期,当时很多人认为花巨大资金投入研究三维CAD完全是浪费时间,逐渐的对三维CAD的补助开始减少直至最后没有,但唯一让人欣慰的是,在这段时间内,大批的相关人才得到培养,甚至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从CAD长远的发展来看,国产工业软件研发的道路就此堵住,以至于国家每年不得不花高价买入国外的工业软件使用。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国产工业软件足足错过30年的黄金发展机遇,于是形成了国产工业软件的倒退,国外工业软件的飞速发展,并且国外工业软件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随着我国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强国”开始,曾经被抛弃的工业软件重新捡起来,因为在数据时代,如果在重要领域继续使用国外工业软件的话,我们的数据、硬件、软件、系统统统都会出现泄密,这已经有前车之鉴。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我国工业软件从2011年开始,已经逐步发力,在重要领域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就是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但我们也要紧跟国际前沿,不能才错失机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