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万兴科技登陆A股,成为国内消费类软件上市第一股,引发科技行业热议。
万兴科技(300624.SZ)所做的事情,是将国内研发的消费类软件(围绕个人、家庭消费者应用而设计的与生活、娱乐、工作等相关的软件)通过互联 渠道向全球用户销售,目前用户已经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新增的付费用户达到数百万。
由于消费类软件主要针对个人与家庭用户,所以其市场总量非常庞大,应用范围也很广,所以潜在的商业空间也比较大。正是由于用户多,所以消费类软件又有需求变化快、市场热点频出、产品更新换代较快、个性化需求突出的特点,需要厂商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敏锐的市场嗅觉。
万兴科技在国内市场生根发芽,所以对软件行业的动向一直有着深入的理解。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恰好打磨了公司的商业洞察能力,让万兴科技能够随着时代变化和科技潮流不断调整产品方向,从多媒体软件,延伸到数字文档、跨端数据管理等领域,产品应用终端也从PC拓展到手机上。
移动互联 的深入发展,让万兴科技逐渐把软件开发能力拓展到更多移动终端上,不再局限在电脑和手机上,根据时代发展不断调整其能力应用范围和方向。由于万兴在软件开发、云平台建设方面的优势一直存在,所以具备了进军IoT行业的先决条件,在软件的易用性和功能的丰富性、云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具备突出优势。
在进军智能家居行业的硬件研发和制造领域的时候,万兴科技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布局中试制造及测试实验基地,夯实品质。万兴科技投资自建了行业首座物联 测试实验室和中试制造基地,严格把控品质细节,建立严密的质量管控流程,把控智能硬件研发与生产的核心环节,为品质提供强力保障。
二、与上游优势制造企业联姻。为了把最好的产品带给用户,万兴科技与制造行业的优势企业进行强强联合,对产品的外部构件进行强化,提升其耐用性和稳定性。例如,万兴科技于2016年战略投资智能门锁生产企业VOC,就是为了强化自身在制造、供应链和渠道方面的能力。
很多人认为,万兴科技消费类软件到现在布局智能家居是一种“跨界”。其实不然。从表面上看,万兴科技的产品从软件拓展到智能硬件,是一种业务形态上的转变,但实际上这是万兴“专注主业”的另一种方式。
一直以来,万兴科技都把软件作为立业之本,并跟随时代变化不断调整业务方向,从最开始的PC端产品,到其后的手机端,产品形态都以软件为主。现在布局智能家居和IoT,其实也是以软件为起点,强调软件跨端的应用能力。
用万兴科技董事长吴太兵的话说,“万兴最早解决的是PC时代苹果和微软这两大操作系统之间,用户在图片、音视频、文档等的互联问题,后来解决的是用户PC端跟手机端的互联问题,现阶段要让用户跟所有智能设备互联,即智能家居系统,底层的技术逻辑都是‘云+端’。”
从这个角度上看,万兴科技这么多年的发展基因从未发生改变,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强化软件端的应用能力,只不过现在进入了IoT时代,需要公司将这种能力顺延到更多硬件上。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自己在相关领域进行布局。
由于IoT垂直市场众多,产业高度细分,所以任何企业都需要跟外部进行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如果一下子摊子铺得太广,或者步子迈得太大,难免出现乐视一样的悲剧。所以近年来万兴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物联 家居安全”,集中精力在一个点上,把智能家居的安全环节做透,从入户安全开始,逐渐渗透到全屋安全——水、电、煤气等多个场景、区域的环境安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