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微米智能硬件配套软件产品设计总结(2)

一、项目管理之敏捷开发

是否选择敏捷开发,在于公司开发产品的核心诉求。

要想达到敏捷开发的目的,关键在于项目规划,而项目规划的核心点在于产品功能设计、产品功能的排序及产品方案设计的强扩展性

产品功能设计要与公司开发产品的核心诉求密切相关,产品功能的排序牵扯到项目迭代开发、人员配置及人员技能、开发周期等,产品方案设计的强扩展性是为了更好的合理拥抱需求变化、拥抱合理需求变化、拥抱需求合理变化,为可持续性开发、“节约型”开发、“绿色”开发做铺垫。

我们采用KAN0模型(图1),对在智能硬件之配套软件产品设计总结(1)中罗列的功能进行功能分类。

回顾智能硬件之配套软件产品设计总结(1)中所提功能,同时追述基本功能,功能主要包含:预约导航、微信接人、常用地址、行驶轨迹、爱车位置、远程拍照、远程视频、我的设备、我的朋友、产品列表、常见问题、特色服务、信息通知。

A、基础功能(不做很不满意,做了觉得理所应当)

B、亮点功能(不做没感觉,做了赞不绝口)

C、期望功能(也称线性需求,实现的越多用户越满意)

D、无差别功能(做不做用户对产品的感受无变化)

E、反向功能(做的越多用户越讨厌,比如广告位)

基于上述理论,现将功能进行区分:

基于上述表格功能分类,功能被划分为:基本功能、亮点功能、期望功能和无差别功能。

围绕敏捷开发的思维方式,再结合各自企业的核心诉求,软件产品开发分为三期执行:基本功能开发+无差别功能为第一期、亮点功能为第二期、期望功能为第三次。

基本功能开发+无差别功能以基础客户和已有客户为核心体验者,稳固基础;亮点功能打造基础客户和已有客户为宣导者、分享者、传播者,达到拉新和产品影响力提升的作用;期望功能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深入用户,做到以人为本,处处为客户着想,让客户成为产品的推动者,成为公司的忠实粉丝,成为新产品概念的提出者及参与者。

结合上面阐述,此处再提出一个观点,大家可以相互探讨。

观点:不同阶段各方诉求不一样,阶段诉求要为核心诉求服务,对应着,功能的分类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是可以动态调整的,而这个动态调整也成为了开发部门与业务需求部门矛盾点产生的原因之一。

这个观点大家赞同吗?

后续我将给出我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点的操作方法。此处不再阐述。

二、迭代需求

所以,在产品设计开始的阶段,在产品功能设计,尤其是产品方案设计时,就应该全面考虑、深度思考,挖掘未来更多可能。

静态即线上前端反馈问题,后台定期汇总分类;互动即线上前端对话机制,后台即时智能解析。静态引入,我们的实现方式是多渠道问题收集、汇总、分析,由问题专为为需求,再由需求,升级为功能。目前,已实现近期目标,正在逐步打造远期目标。

2.2 快速实现迭代需求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4月12日
下一篇 2019年4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