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通信行业研究 告:云上通信,大有可为

告综述:

技术进步驱动通信云化升级,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为核心价值。伴随公 有云与移动互联 的发展,传统短信+语音的通信形式逐步向包括即时 通讯 IM+实时音视频 RTC 的互联 云通信转变。云通信的服务模式包 括以 API/SDK 提供通讯能力的 PaaS 服务、以软件应用提供通讯产品 和平台的标准化 SaaS 服务和交付整体解决方案的私有化部署三种服 务模式。云通信的核心价值在于助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降本增 效,主要体现在“节约成本、快速上线、易于扩展、灵活敏捷”四个方面。

拥抱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云通信赛道发展前景广阔。互联 云通信 最开始广泛应用于 交、直播、游戏等对实时信息交互要求较高、具有 泛娱乐属性的 APP,C 端应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新冠疫情加速全球 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在线办公、视频会议等需求激增,未来 B 端有 望成为云通信重要应用群体,PaaS 和 SaaS 云通信赛道市场前景广 阔。相比之下,智能硬件的应用场景尚未完全激活,未来随着 5G、IoT 技术的发展成熟,无论是消费级的智能手表、音箱、摄像头或是智慧交 通、智能制造等工业级应用上的云通信都将迎来更大增长空间。

对标 Twilio、Agora,我们看好“前瞻布局+研发实力强劲“的云通信企 业。Twilio 为云通信龙头企业,公司不断通过外延收购扩充产品阵列, 从语音API扩展到短信、视频、邮件等各个领域,具备CPaaS及CCaaS 两大产品线能力;Agora 为全球实时音视频 API 行业开创者,公司 RTC 技术独创且全球领先,建立了目前全球领先的软件定义实时 (SDRTN),云原生平台具备为全球数百万并发用户提供实时参与的能力。 Twilio 和 Agora 均非常重视研发,研发人员占比高,且研发投入保持 持续高增,保障了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以及高客户粘性。

一、技术进步驱动通信云化升级,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云通信是一种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的,应用于企业与个人用户之间的通信平台服务。根据服务模式的不同,云通 信可划分为 PaaS、SaaS 私有化部署三类,其中,SaaS 服务主要是以软件应用的形式提供的通讯服务;PaaS 服务主要以 API/SDK 的方式提供给开发者和客户,开发者与客户可将集成好的通讯能力内嵌入自有 站、APP 等产品中。根据通信原理的不同,云通信可划分为运营商业务互联 业务,其中运营商业务的产品形态包含短 信、语音、流量、云呼叫中心等,互联 业务包含即时通讯 IM、实时音视频 RTC、云呼叫中心、云客服等,同 时还有整合两种业务的产品——企业融合通信 UC

发展迭代:技术进步驱动传统通讯云化升级

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公有云与移动互联 的发展推动通信云服务在通信形式和通信场景两个维度升级迭代。 根据艾瑞咨询的定义,当前全球通信云已经步入 2.0 时代,与上一阶段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通信形式的变革。传 统短信+语音的通信形式将逐步向包括即时通讯 IM+实时音视频 RTC 的互联 通信转变。未来物联 技术的应 用将进一步加速通信场景的迭代,云通信将从现有的人与人沟通的场景,拓展到人与物的沟通、物与物的沟通。 早期传统通讯服务采用本地部署模式,硬件为主软件为辅,服务客户集中在传统大型企业,产品形态以短信、语 音和呼叫中心为主。随着阿里云、腾讯云等巨头公司相继进入公有云 IaaS 市场,云服务认知度和渗透率不断提 高,在通讯垂直领域中涌现新兴云服务创业公司。移动互联 时代,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催生了更多来自中小企业 客户的云通讯需求。云通信厂商的服务边界拓展至大中小微在内的全类型企业,其产品形态也由基于运营商的业 务向 IM、实时音视频和云客服等新兴产品形态延伸。传统通信厂商和互联 巨头纷纷利用自身优势切入这一市场,云通信对传统通讯服务的替代作用日益明显。

核心价值:优化资源配置,助力降本增效

云服务资源池化、弹性拓展、灵活部署的优点在云通信领域得到验证,通讯云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优化资源配置, 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节约成本:用户不必承担高昂的技术研发、管理运维、基础设施采购等费用,减轻了短期现金流压力及长 期整体投入,企业通信的使用门槛降低;

(2)快速上线:服务商将客户所需的通信功能打包成 API 或 SDK,企业和开发者得以更加便捷地嵌入各类通信 服务,大幅压缩通讯系统部署和上线的时间;

(3)易于扩展:按需付费和资源池化让弹性扩展更为便捷,客户在业务量突增时也能迅速扩容;

(4)灵活敏捷:云通信的更新迭代快速敏捷,使开发者/企业得以根据实际需求便捷地增加或调整功能。

服务对象:PaaS 面向应用开发者,SaaS 服务终端用户

公有云按服务模式可分为 IaaS、PaaS 和 SaaS 三类。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包含基础设施、 络、存储、服 务器等部分,为客户提供系统的基础资源支持;PaaS(平台即服务)包含中间件、数据库等部分,提供封装的 SDK 或 API 接口;SaaS(软件即服务)包含 CRM、OA、ERP 等各类应用,直接面向终端用户。

作为云服务的细分领域,云通信业务模式与其类似。云通信的服务模式包括以 API/SDK 提供通讯能力的 PaaS 服务、以软件应用提供通讯产品和平台的标准化 SaaS 服务和交付整体解决方案的私有化部署三种服务模式。其 中,云通信以 PaaS 的形式向应用开发者(或企业)提供通信服务,允许客户进行自主的二次开发;而 SaaS 服 务则直接服务终端用户,典型玩家如腾讯会议、会畅通讯、亿联 络等。本 告着眼于 PaaS 层云通信,主要介 绍其产业定位、应用场景、行业趋势、市场空间等,并就 PaaS 层云通信主要厂商 Twilio 和声 进行了介绍。

聚焦 IM、RTC 云服务,应用场景以 C 端为主,B 端有望突破

云通信 PaaS 平台主要提供以 API/SDK 形式交付的即时通讯(IM)和实时音视频(RTC)云服务,两者在应用 场景、通讯要求、技术环节、传输协议、成本和解决方案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1)即时通讯(IM):基于 TCP 协议的 XMPP、MQTT 方案,利用互联 提供即时的文字聊天、语音消息发送、 文字传输等能力,强调消息从发送侧到接收侧的可靠性和送达率,支持单聊、群聊、聊天室等 交场景;

(2)实时音视频(RTC):基于 UDP 协议的 WebRTC、Tokbox 的开源技术,提供实时的音视频通话能力,应 用于互动直播、视频会议等场景,满足实时的通信需求,强调低延时和接通率一般而言,实时音视频通信的成本要低于即时通信,原因是两者在服务端接入、存储和转发等环节技术实现方式 的差异:

(1)从服务端接入方式来看,即时通信采用 TCP 协议来保证可靠性,可能会建立多个连接,相比无连接的 UDP 传输方式,这是一种昂贵的传输方式;实时音视频可以基于 UDP 协议,与服务端建立灵活的、快速的接入机制;

(2)存储方面,实时音视频在服务端是实时转发,不会在服务端存储数据,而即时消息系统一般会将缓存转为 存储数据,包括富媒体数据,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产生更多的存储成本;

(3)数据转发方面,传输同样信息量的数据,即时通信方式更侧重于可靠性,会优先采用多线机房的传输方式, 成本比较高;实时音视频会优先选取最优路径进行传输数据,并可以动态调整传输路径,这样能够高效的利用带 宽,提高传输效率,降低成本。

从应用场景来看,互联 通信云仍处于由互联 应用向企业级应用渗透的阶段,未来 B 端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 同时应用于智能硬件的云通信也有望随着 5G、IoT 技术的成熟而逐渐得到推广。互联 通信云最开始广泛应用 于 交、直播、游戏等对实时信息交互要求较高、具有泛娱乐属性的 APP,C 端应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各厂 商为保持快速的业务迭代能力,集中资源解决核心业务领域,催生了对第三方通信云服务的需求。随着电商、O2O 等应用的 交属性增强,互联 通信云也逐步渗透到此类应用。对于面向 B 端的企业级应用市场,主要适用于 在线办公、视频会议、远程面试、在线医疗等场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未来 B 端有望成为互联 通信 云的重要应用群体。相比之下,智能硬件的应用场景尚未完全激活,未来随着 5G、IoT 技术的发展成熟,无论是 消费级的智能手表、音箱、摄像头或是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工业级应用上的云通信都将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二、拥抱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云通信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基础 络建设的推进和 络覆盖率的提高,互联 通信用户规模和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随着 络连 接质量的不断提升,互联 通信用户体验有望持续优化,有望进一步加速用户从短信、语音等传统通信模式向互 联 通信迁移,同时,也将正反馈于移动端和 PC 端的应用厂商,增加或者完善音视频、实时通信等功能,实现 互联 通信生态的良性循环。随着全球移动流量的持续高涨,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互联 通信或将逐渐取代传 统通信,成为未来主流通信服务形式,我们看好云通信长期发展空间。

趋势一:移动流量持续高涨,传统通信颓势凸显

全球移动数据流量持续高涨。根据思科 VNI 告,预计到 2022 年,全球整体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到每月 77EB, 为 2017 年数据流量的 7 倍。从 2017 年到 2022 年,移动数据流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 46%。

传统通信业务颓势 凸显。根据 Omdia 告,预计全球 P2P(个人对个人)SMS 流量将从 2020 年的 5.7 万亿条消息下降到 2025 年的约 5 万亿条消息,全球 P2P SMS 收入也将从 2020 年的 600 亿美元下降到 2025 年的 350 亿美元。

基于数 据流量的互联 通信或将逐渐取代传统通信,成为未来主流的通信服务形式。

趋势二:互联 用户规模渗透率双升,增量空间广阔

全球互联 用户规模和渗透率稳步提升。根据 ITU 预测数据,2019 年全球互联 个人用户规模达到 39.69 亿人, 同比增长 6%,互联 渗透率达 51.4%,同比提升 2.4%。分区域看,发达国家由于 络基础设施更为完善,互 联 用户规模增长趋于平稳,19 年互联 渗透率高达 87%;发展中国家用户规模较快,15-19 年间的年复合增 长率达到 8.5%,但目前互联 个人用户渗透率仍只有 44%,提升潜力巨大。 从移动 络的覆盖情况来看,发展中国家4G以上 络的覆盖率已经从2015年的34.7%攀升至2019年的82.2%, 不过相比发达国家 97%的覆盖率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发展中国家基础 络建设的推进和 络覆盖率的提高,互 联 通信的用户规模和渗透率也将随之提升,市场增量空间广阔。

趋势三: 络连接质量提升,通信体验持续优化

全球 络连接质量提升,体现为 络连接速度快速攀升,时延持续下降。根据 Speedtest 数据,截至 2021 年 1 月,全球移动蜂窝 络平均下载速度和上传速度分别达到 46.74Mbps、12.49Mbps,同比分别提高 46%、10%, 平均延迟为 37ms,同比下降 10%;全球固定宽带 络平均下载速度和上传速度分别达到 96.98Mbps、51.28Mbps, 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 30%、26%,平均延迟也由 23ms 下降到 20ms。

互联 通信用户体验持续优化,这将进一步加速用户从短信、语音等传统通信模式向互联 通信迁移的过程,同 时,也将正反馈于移动端和 PC 端的应用厂商,增加或完善音视频、实时通信等功能,实现互联 通信生态的良 性循环。

市场空间:受益企业数字化转型,云通信 PaaS 需求旺盛

云通信 PaaS 服务作为重点分支也将充分受益,直播、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等 需求激增。另据艾瑞咨询预测,2020 年全球互联 云通信 PaaS 市场规模为 41 亿美元,同比增长 67.1%。

三、承上启下的资源整合者,多方玩家入局

产业图谱:承上启下,平台通信能力为核心

我国云通信产业链可分为上游运营商和 IaaS 厂商,中游云通信服务提供商及下游应用开发者及企业客户:

(1)上游参与者:提供基础电信服务的电信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其中三大运营商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以及 提供计算、 络、存储、CDN 等互联 底层资源的 IaaS 厂商,包括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天翼云等;

(2)产业链中游:云通信服务商,主要负责整合上游的通信资源和互联 资源,打通两者间的信息通道,其中 IM 云和 RTC 云厂商专注于云平台通信能力的构建,向企业客户、To C 应用开发者和 SaaS 厂商等不同类型的 下游客户提供服务,主要玩家包括容联云、环信、融云、声 、梦 科技;SaaS 厂商负责向终端用户提供标准 化的云通信应用,主要玩家如会畅通讯、腾讯会议。

(3)下游:C 端应用开发者B 端客户外,还包括实现云通信功能的硬件终端(如视频会议终端、交互智能 平板等),这里主要玩家包括亿联 络、视源股份、会畅通讯。

商业模式:资源整合者,免费增值模式收费为主

云通信服务的关键在于资源整合,通过整合不同运营商之间的通道资源,以及整合运营商 络、IP 络以及其 他通信形式向下游客户提供统一集成的通信能力。

(1)运营商业务中,云服务商按照短信和电话呼叫的进销差价或业务酬金获取收入;

(2)互联 云服务提供商中公有云服务主要采用 Freemium 模式收费,私有云部署业务则按定制化解决方案收 费。Freemium:即免费增值模式,是云服务常用的商业模式。在此模式下,云服务商提供的基础功能免费,高 级功能、扩展功能等收费,或根据日活用户规模收费.

竞争格局:群雄逐鹿,三大类玩家入局

中国云通信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参与者众多,整体呈现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集中度日益提升的竞争格局。

其中传统通信厂商、云服务初创企业和互联 巨头是云通信领域的主要玩家。

(1)传统通信厂商的核心优势在于:运营商业务领域经验丰富;私有化部署能力强,尤其是金融、电力和大型 国企等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客户群体中;

(2)云服务初创企业:主要集中在 PaaS 和 SaaS 领域,成立初期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和互联 行业服务,近年 来随着市场和产品逐渐成熟,也逐步服务于大型企业和传统领域:; (3)互联 巨头:以阿里云和腾讯云为代表,依托良好的 络资源基础优势(IaaS),提供从 IaaS、PaaS 到 SaaS 全产业链云通信服务。

四、对标 Twilio、Agora,前瞻布局+研发实力为核心壁垒

对标 Twilio、Agora,我们看好“前瞻布局+研发实力强劲“的云通信企业。Twilio 为云通信龙头企业,公司不断 通过外延收购扩充产品阵列,从语音 API 扩展到通话、文本、短信、视频、邮件等各个领域,具备 CPaaS(通 信即服务平台)及 CCaaS(云呼叫中心)两大产品线能力;Agora 为全球实时音视频 API 行业开创者,公司 RTC 技术独创且全球领先,建立了目前全球领先的软件定义实时 (SD-RTN),云原生平台具备为全球数百万 并发用户提供实时参与的能力。Twilio 和 Agora 均非常重视研发,研发人员占比高,且研发投入保持持续高增, 高研发投入保障了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以及高客户粘性。

Twilio(NYSE:TWLO):服务全球千行百业的云通信龙头

颠覆电信运营预付模式,开创按需付费新格局。Twilio 成立于 2008 年,彼时传统企业通讯面临明显的业务痛点: 来自电信运营商昂贵的预付合同和冗余的配置要求。前 AWS 产品经理 Jeff Lawson 与两名联合创始人决心颠覆 这一陈旧的商业模式和封闭的市场格局,基于这一背景创办了 Twilio,致力于帮助客户把前期投入降到最低,在 使用产品以后按实际用量付费。

我们研究发现,Twilio 在商业模式、收费模式、价值主张上与 AWS 类似。Twilio 的初衷便是真正意义上服务于 中小企业以及个人开发者——通过成熟的 API(应用程序接口),将传统通讯植入 App。Jeff Lawson 在 2011 年 介绍 Twilio 为“AWS for telecom”,类比亚马逊:

(1)商业模式上:AWS 售卖的是服务器和其提供的算力,Twilio 售卖的是带宽和其提供的通讯能力;

(2)收费模式上,AWS 和 Twilio 采取相同的定价策略:按实际使用量计费;批量折扣,即使用越多、单价越低; 通过预留容量节约成本;

(3)价值主张上:亚马逊 CEO Jeff Bezos 强调公司的 DNA 是“低价格、快速送达、选择多样”(”At Amazon, I know what the big ideas are: low prices, fast delivery and vast, huge selection”),这与 Twilio CEO Jeff Lawson 总结的公司三大价值主张不谋而合——“数字化交互(Digital engagement)、软件敏捷性(Software agility)、 云拓展能力(Cloud scale)”。

Twilio 利用 PaaS 平台为各类大中小企业提供封装好的 API 通信接口,嵌入企业的业务系统中,让开发者可以 将语音、短信、IP 或 VoIP 电话以及视频呼叫服务集成到自己公司的 web、移动及桌面应用上。公司 2008 年 3 月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先后于 2008 年、2010 年、2011 年、2016 年、2018 年发布 Voice(通话)、Text Messaging (文本)、SMS(短信)、Video(视频)和 Email(邮件)API 产品,极大地减轻了中小企业在通信方面的成本压 力。2016 年公司完成美股 IPO,募集资金 1.72 亿,并在同年完成增发。2018 年公司又推出 Twilio Flex 进军 CCaaS 市场。至此,公司具备了 CPaaS(通信即服务平台)及 CCaaS(云呼叫中心)两大产品线能力,主要 应用于匿名通信、警 和通知、呼叫中心、通话追踪、市场营销、用户安全和 会责任诸多应用场景。截至目前, 公司在全球 16 个国家设立了 26 个办事处,可为全世界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通信服务,覆盖包含制 造业、金融、医疗健康、消费者服务等千行百业。

云通信巨头业绩高增,经营指标持续向好。公司上市以来营收持续高速增长,2016-2020 年复合增长率为 59%,2020 全年营收达 17.62 亿美元,同比增长 55%,Q4 单季营收 5.48 亿美元,同比增长 65%。客户留存及拓展情 况良好,Q4 收入净扩张率(Dollar-Based Net Expansion Rate)为 139%,全年收入净扩张率为 137%;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平台服务了超过 22.1 万活跃客户,同比增长 23%。根据公司业绩指引,预计 Twilio 21 年 Q1 收入区间为 5.26-5.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4%-47%。

外延收购提升云通信能力。公司成立之初的主要产品为语音 API,随着公司营收规模的不断扩张,Twilio 开始扩 充产品阵列,通过战略性的外延收购整合互联 通信能力。公司于 2014 年收购初创公司 Authy,后者主要为终 端用户、开发者和企业提供双因素认证服务。2016 年公司收购 WebRTC 媒体服务器 Kurento 的媒体处理技术和 非开源技术,并基于此推出 VideoAPI。2017 年公司 2300 万美元收购瑞典短信服务提供商 Beepsend,为 Twilio 超级 络能力提供有力补充。2018 年公司收购语音分析初创公司 Ytica 以提升自身 Flex 呼叫中心平台能力, Ytica 的软件可检测呼叫过客服中心的客户是否感到沮丧或者愤怒。2019 年 2 月,公司完成对业界领先的电子邮 件 API 平台 SendGrid 的收购,并将其整合到自身平台。2020 年 11 月公司收购市场领先的客户数据平台 Segment, 此次收购加强了客户服务、市场营销、销售、产品和分析领域的能力,并加速了 Twilio 建立全球领先的客户参与 平台的过程。

大力投资技术平台修炼内功。云计算技术迭代迅速,作为全球云通信的领导者,公司始终致力于建立可信赖的云 通信平台,增强现有产品能力并持续开发新产品。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0 年研发费用达 5.31 亿美元,研 发费用率为 30.11%,16 年上市至今年复合增长率为 62%。公司研发团队强大,2020 年共有研发人员 1931 人, 研发人员占比高达 42%。研发组织围绕小型开发团队建立,具有敏捷开发的优点,能够对云平台架构进行快速 修改,从而提高弹性和运营效率。未来公司将加大在技术平台的投资力度,通过投资建立新的软件功能,拓展平 台的能力边界,致力于服务更广泛的应用程序、地区和客户群体。

客户结构更加多元化,逐渐摆脱大客户依赖。公司在成立初期极度依赖大客户,13 年至公司上市前,前十大客 户占比一直维持在 30%的高位。2016 年公司上市时,Uber、WhatsApp 为公司前两大客户,其中 Uber 主要使 用 VoiceAPI 建立乘客和司机的匿名通话,2015-2017 年对 Twilio 的营收贡献分别为 9%、14%、8%;WhatsApp 主要使用 SMS 和 Voice API 对注册用户进行身份验证,2015-2017 年对 Twilio 的营收贡献分别为 17%、9%、 6%。Uber 从 2017 年初开始尝试自建通讯系统或采用其他供应商,减少对公司产品的采购,Twilio 股价随之出 现大幅波动;另一方面,WhatsApp 作为公司的重要客户,一直没有签订长期合同,未来随时有可能大幅减少采 购量。基于此,公司不断通过渠道营销和生态建设拓展新客户,经过不懈努力,前十大客户营收占比逐渐走低, 20Q4 仅为 13%,逐渐摆脱大客户依赖。

平台型公司战略扩张迅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Twilio 作为全球云通信领域最大的平台型公司,可通过国际化战略持续优化营收结构,同时国际运营商市场相比美国更加分散,有利于公司提高对上游供给侧的议价权,有效管 控营运成本。Twilio 国际化战略初见成效,海外营收占比从 2013 年的 9%增长到 2020 年的 27%,国际员工占 比持续提高,2020 年国际员工数量为 1369 人,占比达 30%。公司致力于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境 外平台的投资,以满足更广泛的全球开发商和企业的需求。未来公司将继续通过在美国境外扩展业务并与国际战 略伙伴合作来实现国际增长。

Agora(NASDAQ:API):全球实时音视频 API 行业开创者

实时音视频 API 平台行业开创者,全球领先专业服务商。声 (Agora)成立于 2013 年 11 月,总部分设于上海 杨浦和美国硅谷,同时在全球 9 个城市设有办公地点。公司是实时互动 API 平台行业开创者,用时也是全球领 先的专业服务商。声 于 2020 年 6 月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专为双向实时音视频互动而设计,开发者只需 简单调用 API,即可在应用内构建多种实时音视频互动场景。声 产品已经赋能 交直播、在线教育、游戏电竞、 IoT、AR/VR、金融、保险、医疗、企业协作等 10 余行业,共计 100 多种场景。仅在 2020 年 3 月,公司通过 10,000 多个活跃应用程序为 100 多个国家的终端用户提供超过 400 亿分钟的实时互动。声 的实时互动技术服 务覆盖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当地提供技术和运营支持。

公司 RTC 技术独创且全球领先,云原生平台具备为全球数百万并发用户提供实时参与的能力。声 建立了目前 全球领先的软件定义实时 (SD-RTN),专为双向实时音视频互动而设计,在其拥有的全球 250 多个协同定位 数据中心运行,处理使用 Agora SDK 终端用户设备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公司低时延(毫秒级)、双向实时等关键 优势对用户体验的改善将极大吸引企业用户对声 服务的采购。使用声 服务的企业包括小米、陌陌、新东方、 晓黑板、The Meet Group、Bunch、Kumu 等遍布全球的巨头、独角兽及创业企业。声 搭建的 SD-RTN 以较低 的成本,实现了接近于专线的质量,大大提高了用户和开发者的使用体验。

财务指标健康,营收增长强劲。公司 2020 年全年营收 1.3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7.3%,20 年净利润-311.4 万 美元,相比 19 年-617.7 万美元明显收窄,其中公司 20 年前两季度均实现盈利。扣除基于股票的薪酬费用后, 公司 20 年调整后净收入达 890 万美元,调整后 EBITDA 为 1120 万美元,各项财务指标均大幅优于同期。同时, 公司业务扩张成效显著,截至 2020 年 12 与 31 日,共有活跃用户 2095 名,同比增长 101.2%,全年收入净扩 张率达 179%。

高管大多为技术背景,巨大研发投入深化公司护城河。公司创始人赵斌在音视频通话领域功底深厚,曾担任 Webex 创始工程师,负责开发音视频通话及后端体系,后担任 YY 董事和 CTO,负责 YY 语音的整体技术发展。 声 的创始团队也多为技术背景,公司高级副总裁陶思明同样为是 YY 前技术高管,担任 YY 技术平台总经理, 是国内音视频领域资深专家。根据招股书,声 团队共计 400 余人,有超 70%是技术研发人员。高额技术人员 占比,也决定了声 的研发投入规模。2018-2020 年声 研发投入分别为 1442.6 万、2362.3 万、4949.4 万美 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33.04%、36.66%和 37.06%,正是巨大的研发投入让声 可以不断扩大自己在实时互动 技术领域独一无二的优势,深化公司护城河。

详见 告原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2月16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