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的2019年年 披露工作已经正式启动了,市场对年 题材股的炒作也随之越来越热。
但投资者必须要警惕的是,年 披露季也是一年中爆雷集中度最高的一段时间。
什么资产减值、计提商誉甚至是退市,不幸踩中一只,那之前一年的努力很可能就都白费了。
那么今年又有哪些股票有中招的可能呢?
这些公司亮起退市红灯
要说“爆雷”中最恐怖的,那就非退市莫属了。比如2019年就有11只股票被强制退市,创下历史之最。
而即将出炉的2019年年 ,势必又将导致一批上市公司面临退市危机。
按照退市的规则,我们常见的年 退市情形有两种:
1、若上市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将被暂停上市。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出现净利润亏损的,交易所有权决定终止股票上市交易。
根据部分已经披露的上市公司年 预告来看,此前连续两年亏损且2019年续亏的个股共有11只。毫无疑问,这些个股有非常大可能将被暂停上市。
2、2018年 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 告,2019年 若继续“无法表示意见”,也将被暂停上市。
对于这些上市公司,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它们的年 动态。
商誉爆雷或再成主旋律
除了退市股,在2019年初的年 行情中,投资者也没少吃商誉的亏。虽说相比去年,今年商誉减值的压力会小很多,但投资者还是要提高警惕。
比如此前包括天广中茂、东华软件、北斗星通等上市公司都已经大额计提了商誉。
而且按往年经验,商誉雷一般集中在1月25日-1月31日期间爆发,其中30日、31日最为突出。
不过由于今年春节较早,业绩预告集中披露的时间有可能提前至1月20日至1月23日,可以说是近在咫尺了。
不过对于商誉减值风险,不是光看商誉额就可以的,而是更应该注重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如果比例巨大,那么商誉减值对上市公司造成的打击就是毁灭性的,反应到股价上就会更加惨烈。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9年三季度共有23家上市公司商誉余额占净资产比例超85%。其中更有12家上市公司的商誉规模竟超过净资产。
显然这些上市公司也是值得警惕的对象。
资产减值不容忽视
相比商誉减值,投资者往往更容易忽视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远的不说,近的就有雏鹰农牧和獐子岛两个资产减值的案例,前者已经退市,而后者则沦为A股市场的“笑柄”。
由此可见,资产减值所带来的危害,相比商誉减值是有过之无不及。
A股市场常见的资产减值有两种,一种来自应收账款减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坏账,另一种则来自存货减值。
我们先来看看应收账款,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过高,一方面将导致流动资金短缺,企业不得不举债经营,另一方面也会成为财务造假的重要手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三季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10倍的上市公司共有8家,其中大部分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负数:
再看存货,存货是指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是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差的一种。
因此存货过多会影响上市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及利润的可靠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三季度共有6家上市公司的存货占比超过营收的十倍以上。这意味着按照现在的销售情况,这些企业即便不再生产,也需要10年时间来消化存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