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取代了那么多东西,为什么唯独对讲机幸存?

近10年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可以说是市面上最大的商品了,没有之一,随着它的性能越来越强大,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产品,如:MP3/MP4、收音机、手表、录音笔、计算器、手电筒、数码相机、导航仪等等,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智能手机所取代了。(还有那些?欢迎大家回复补充。)

最近接到很多朋友问,现在的智能手机安装一个微信不就可以当对讲机使用了吗,为什么你还一直专注做三防智能对讲手机?无线电对讲和智能手机在功能和用途上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很多朋友在手机已经安装了各种通讯软件还需要购买有无线对讲功能的终端呢?借此话题,小编先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各抒己见。术业有专攻,手机要取代无线对讲几乎不可能,手机就没有了信 ,也就无法互通了。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设备来做。

互联 交软件,如QQ、微信、 络对讲,所有发送方式是,终端–发送者运营商 络–软件服务器–接收者运营商 络–接收终端,这中间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信息传送失败,不能脱离运营商的移动 络,这个在自然灾害基站瘫痪或者无人区没有运营商移动下,成为致命的缺点。而无线对讲要简单直接的多,从发送终端–到接收终端,或者发送终端–中继–接收终端,越简单的系统必定可靠性越好。

功能情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导致当地基站瘫痪,手机没有信 ,当地信息不能有效通畅的传送出来,抗震救灾过程中,无线电对讲成为最主要的通讯工具。

通话效果–时效性:微信在群聊的时候可以一对多讲话,对讲机在一般的设置中最基础的通话方式就是一对多(群呼),并且根据行业不同要实现深度定制,尤其是在应急的通讯中,也不必说对讲机的其他功能:组呼,选呼,遥毙……

无线电对讲机可以做到一呼百应,发送端按下PTT键发送信息的同时接收端就开始同步阅读信息了,到发送端松开PTT键完成发送时,接收端也已经阅读完成。而微信的时效性要差好多,比方说发送一条30秒的语音,微信发送者用30秒录完然后 络经过一定的时间传送再到接收者花30秒的阅读时间,使用微信整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分钟甚至更多,而无线对讲传送同样的信息量只需要30秒。这在低密集度的话务量下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在时效性要求很高同时高密度话务量下可是令人抓狂无法忍受的缺点。

功能情景:无延时的通讯很重要。车队越野穿越的时候,车队前后路况实时分享,你在开车往后倒车,我在远处看见你车后面有个坑,我用对讲机喊你,你就能停住。要是我给你打电话,电话还没通,你就掉下去了。

基于以上几点,手机取代对讲机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当然随着用户对通信多元化需求也越来越大,传统单语音通信功能很难满足的用户在各种不同环境中的通讯需求。比如:应急救灾、野外搜救、公共安全、安保防卫、铁路行业巡检调度、水利水库安全巡查、森林防火巡查及其相似领域,这类行业在满足多媒体对讲调度系统的同时对手机三防功能也有比较大的要求以至于可以在不同行业中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另一方面比较显著的还有类似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快递行业、以及物流码头行业,这些特殊行业对信息传达多样性、便捷性以及快速性,因此根据不同行业用户需求,支持特殊功能定制开发实现在多种场景下,宽带、窄带、公 、专 等多种通信模式的协同工作,在同一终端上体验到,业务应用丰富、数据信息安全,在关键时刻能从容应对,掌控全局,大大提升客户使用价值。这是广州闽兴这12年来一直专注于智能手机与无线对讲融合的初衷。

如有需要了解更多对讲机产品,欢迎致电13580527532李小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4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4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