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恐惧症,你中了多少条?

随着手机、电脑、 络等日渐发达,各种各样的恐惧症也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手机恐惧症! 交恐惧症!流量恐惧症!这些微时代恐惧症,你都感觉到了吗?

电话恐惧症

症状表现:听到电话铃声响起,却又不敢接电话,认为电话来了总没好事,手机永远调成静音,有些人甚至也不爱打电话。

病症分析:工作压力过大;杂乱的骚扰电话让人反感;接电话不可怕,电话背后的事件才让人畏惧。

对症下药:在休息时间内把手机关机,没事去唱唱歌、听听音乐,放松放松心情,出去做一次旅行也是极好的。

错失恐惧症

症状表现:总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害怕因为时间安排做出什么错误的决定;频繁刷新微博等 交 络,以免错过各种最新话题;手机随身带,担心错过信息。

病症分析: 交 络的迅猛发展,很多人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要紧跟潮流,过度依赖 络,导致患上错失恐惧症。

对症下药:学会偶尔对手机说再见,放正心态,信息量那么庞大,你永远不可能了解到每一个细节。

月末流量恐惧症

症状表现:该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心情焦躁,手足无措,甚至胡言乱语,逢人就问Wifi密码,同时无比期待月初的到来。

病症分析:月初时大量使用流量导致月末不敢开流量,只能蹭wifi.

对症下药:要么省着用,要么就厚着脸皮蹭吧!

语音恐惧症

症状表现:不爱打手机;微信、QQ发来语音,也不愿说话回复,而是纯文字;感觉语音聊天尴尬,文字却聊得火热;甚至有朋友面对面还用QQ沟通。

病症分析:认为文字比语音准确;E时代使很多人躲在虚拟世界里,不愿意面对面或打电话交流;还没有适应语音软件的迅速发展。

对症下药:不要总宅在家里,多出去看看,和现实朋友多聚聚;减少 络的使用量;提升交往技能。

交恐惧症

症状表现: 交中的紧张局促,常伴有回避行为,不愿见人。严重者甚至孤立自我,拒绝与外界发生任何 交关系。

病症分析:微时代下的 交恐惧症主要是对于 络的沉迷,导致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减少,长时间沉溺在虚拟世界使患者不愿意与外界沟通。

对症下药:出去旅行,打开封闭的心,不只是 络,现实世界也是很美好的。

络恐惧症

症状表现:不敢上 ,不愿议论 络舆情,甚至视互联 为大敌;恐违规行为被曝光;惧工作错失遭公布;如听说某人因 络舆情扩散而被查处,则惶惶不可终日。

病症分析:民主参与度、信息公开度的提高导致很多官员担心个人行为违规的曝光;“人肉搜索”等使一些 民也对 络产生一定的恐惧。

对症下药:主动与 络“亲密接触”,提高 络鉴别的能力,对 络媒体新格局要有清醒的认知;官员要做到“身正不怕影子歪”,

手机恐惧症

症状表现: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人一旦没有手机就会感到烦躁和焦虑不安,“患者”每天担心手机信 中断和手机在关键时刻没电。

病症分析: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听到手机铃声响起,便会烦躁不安,心情低落;手机许久没动静则会产生“幻听”;离开手机就感觉空荡荡,坐立不安;不断发短信。

对症下药:控制自己的行为,尽量摆脱手机的控制;使用能屏蔽手机信 的“手机休息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4年6月25日
下一篇 2014年6月25日

相关推荐